“陳雲同志做了件很好的事,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有骨干、有種子了。”
黨中央對在新疆航空隊學習的我黨學員始終十分關懷,並寄予厚望。1939年8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赴蘇聯治病路經迪化時,專門接見了航空隊學員代表呂黎平、嚴振剛。周副主席告訴他們:“黨中央、毛主席很關心你們學航空,讓我路過迪化時向同志們表示慰問。我不便直接去航空隊看大家,就見見你們兩個代表,請你們轉達。”周副主席詳細詢問了學員們的學習情況,當聽到學員們的考試成績都在四分以上,並已能操縱、維修兩種飛機時,他高興地說:“陳雲同志做了件很好的事,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有骨干、有種子了。”他希望大家要抓緊時機,刻苦鑽研,一定要把真本領學到手。1940年2月,周副主席回國途經迪化,再次接見航空隊代表時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黨遲早要建設自己的空軍。你們40多名同志既有會飛行的,又有搞機械的,一有飛機就能形成戰斗力。黨中央對你們寄予很大期望,你們要珍惜目前的學習機會,爭取以更好的學習成績向黨中央匯報。”
我黨在新疆航空隊學習的43名學員,絕大多數同志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他們心懷建設人民空軍的美好憧憬,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了學習中的重重困難,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並以高尚的氣節戰勝了盛世才的政治迫害,最終有31名同志勝利返回延安(在新疆學習期間,汪德祥、彭仁發兩同志在飛行事故中犧牲,吳茂林在獄中病故,謝奇光在回延安的途中因病去世)。1947年2月,這31名同志又奉黨中央之命到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1948年5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學校)擔任飛行教員,並被充實到航校的各級領導崗位。他們和大家一起團結奮斗,艱苦創業,投入到了建設人民空軍的偉大事業中。到1949年10月,這所被譽為“中國人民航空事業搖籃”的航校共培養出各類航空技術干部560名,這些人員后來大都成為建設人民空軍、發展新中國航空工業和民航事業的骨干。新中國成立后,在我軍創辦的第一批航校中,我黨第一支航空隊伍中的這批骨干又肩負起了重要職責。其中,陳熙任第3航校校長、呂黎平任第4航校校長、方子翼任第5航校校長、安志敏任第6航校校長。他們培養出了一批批飛行員、領航員、機務人員等航空人才。作為我黨第一支航空隊伍中的骨干力量,他們為人民空軍的創立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為中國人民航空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黨和人民給予了他們崇高榮譽。1955年,方槐、方子翼、朱火華、安志敏、陳熙分別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1961年、1964年呂黎平、夏伯勛分別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 (李軍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