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張丁:4萬封家書喚起300年民間記憶

芮雪
2013年02月05日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困境:無處安放的家書

  很多人對張丁辭去央視工作的行為不理解,這些家書能創收嗎?況且,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隨之帶來的是,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一定程度的喪失和許多昔日朋友的疏離。

  既然已經選擇放棄,張丁心裡或許早有准備,他覺得自己可以褪盡浮華與喧囂,回到普通人的奔波生活中。他明白那些名和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懂得舍與得,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常對朋友和家人說:家書內容的廣博和搶救家書工作的繁雜,若非沉入其中難以體會,有多少時間都不會充足,有多少人手都嫌不夠。工作做得越細,成果才會越大。許多事必須親自動手,全情投入。

  沒有人知道,在此刻,張丁的家中正充滿著壓力與焦躁的氣氛。張丁的愛人心理承受著巨大壓力,身體常常忍受病痛的折磨,生活的開銷,全部倚仗她做教師所賺的工資,而且常常入不敷出。多年辛苦攢下的積蓄已經快花完了,女兒則處於從幼兒園轉入小學的階段,學習很不適應,她不明白爸爸為什麼整天沉浸在那些書信中,少與自己交流。這一切都讓張丁感到萬分愧疚,然而卻無能為力,他無法為了現實的困難放棄家書,放棄這份擔當。

  在辦公室內,幾乎每天都要為電話費、郵寄費、電費等各種瑣事花費,卻沒有資金進賬。征集來的家書越來越多,本來應該擴大辦公面積,卻因房租問題,把兩間縮減到一間。到年底的時候,幾個合伙的兄弟熬不下去,都一一離開了。最后走的是張海鷹,他愛這個工作,所以遲遲沒舍得放棄。但是一番掙扎過后,窘迫的現實狀況還是讓這個在北京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外地漢子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最初的夢想。一切都在為生計讓路。

  留下來的隻有兩個執著於家書的人——張丁和小張,還有那些日益放不下的家書。

  房租拖欠八個月了,小張有些不忍心,猶豫了很久,終於忍不住了,自己主動上前說:把我辭了吧,我挺拖累您的,這樣就可以省下一份工資。也許在這個時候,唯一最理解張丁處境和壓力的,就是這個淳朴善良的女孩。張丁很樂觀地鼓勵小張,說一切會好起來的。

  在那樣的日子,他常常用這樣的話和小張共勉。他愛說,選擇家書就是選擇寂寞,板凳是冷的,但我們的心是熱的。

  有一段時間,他連續給中央、文化部、國家博物館寫信,手寫的小字一頁又一頁,然后就是無休止的等待。相關領導也表示支持,但是就是無法給家書提供一個落腳的家。

  在2006年的時候,張丁開始到了借錢養家書的地步,他甚至想到了靠辦培訓班來創收,但事情沒有進展下去。他缺少“忽悠”的功夫,又舍不得花時間在商業運作上。在處境最艱難的階段,張丁接到一個電話,是在國家部委當處長的一位老同學打來的。同學勸他趕快放棄家書這攤事,說那不是新生事物,主流人群和領導都不關注,沒有前景,不如去幫他拍一個專題片,這個項目資金充盈,張丁可以自己當總導演。在窘迫的現實下,巨大的誘惑讓張丁也受了一點觸動。但很快,他安靜下來,想起搶救家書工作走過的種種艱辛,他實在沒辦法放下。最重要的是,那背后還藏著無數老人的囑托,一份特殊的使命與信賴,才是堅持下去的情感力量。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