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平津戰役前后 毛澤東對北平文化的保護

李自華 王 蕾
2013年02月05日16: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爭取北平和平解放的過程中,接管干部和入城部隊在北平城外進行了充分的政策紀律教育。1948年12月21日,北平市軍管會文管會成立,負責接管北平的文化教育機關。錢俊瑞、陳微明(沙可夫)、馬彥祥、李伯釗、艾青、光未然、尹達、徐邁進、張宗麟、范長江、侯俊岩11人為委員(1949年2月4日,增加田漢、胡愈之、吳晗、楚圖南、翦伯贊、周建人、安娥7人為委員),錢俊瑞任主任,陳微明任副主任,下設教育、文藝、文物、新聞出版4部。這些干部是文化建設的行家裡手,對推進文化接管工作大有裨益。文管會成立后立即進行接管的准備工作,確定接管對象,擬定接管計劃,配備各單位的接管人員,同時進行普遍的城市政策學習和接管紀律教育。

擔負警備北平任務的第四十一軍,也對全軍進行入城政策和紀律教育。軍黨委明確要求:“我全軍干部戰士,對北平城內的一切工商業市政文化、名勝古跡、國家倉庫、財產物資及一切公共設施,隻准看管,不得動用﹔隻准保護,不得損壞﹔空手進,空手出,切實做到秋毫無犯。”全軍戰士立即開始了多種多樣的政策紀律教育。第一二一師採用“政策點名”的辦法,即點一個名字,念一條政策紀律,要求被點到的戰士對答如流。第一二三師開展“評入城資格”的活動,從師長、政委到炊事員,一個一個評,誰不夠條件,就不得入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第四十一軍第一二一師首先入城接防。第一二一師共警衛工廠、機關、軍事要地、重要街道、名勝古跡、文化單位等237處。在文化單位值勤的戰士仔細認真,一絲不苟。在頤和園值勤的第三六七團一連把保護文物的決心書貼到牆上、大門上,請群眾監督。在故宮、北海、景山、太廟值勤的第三六三團也一樣認真負責。戰士們在交接班時檢查得十分仔細,甚至多了一個釘子眼也要查清是誰釘的。在故宮值勤的戰士對想要參觀故宮的人婉言相拒,始終沒有隨便放一個人進去。

文管會先於1949年1月10日接管清華大學,2月2日入城后便迅速展開對北平城內文化教育機關的接管工作。前期工作主要是,通過派遣軍代表的方式對學校和文物機關進行系統接收﹔至3月由“接”入“管”,將工作重心放在已接管對象的人事、生活與業務的管理方面。至3月20日,接管工作基本完成,共接管文化教育機關61個,員工2.3萬人。其中,屬於教育部門的有清華大學等17個單位,屬於文物部門的有北平圖書館等6個單位,屬於文藝部門的有中電三廠等17個單位,屬於新聞出版的有《華北日報》等21個單位。接管的文物部門有北平圖書館、沈陽博物院遷平部分、國史館北平辦事處、故宮博物院、文物整理委員會和歷史博物館。根據各單位的清冊統計,北平圖書館有圖書140萬冊,故宮博物院有古物約百萬件以上,歷史博物館有陳列及未陳列物品20萬余件。

文管會對文化單位的接管工作主要採取“維持原狀,逐步改進”的方針,先接管、接收和接辦,然后逐步加以改造。在“接”的過程中,除少數反動機關應予取締外,大部分的文化機關一律維持原狀,發給辦公經費,照常開展業務﹔除極少數反動分子應予懲辦外,大部分的文化工作人員原職原薪,一律繼續留任。文管會特別照顧學校機關員工的生活,在入城之初的5日內即向25個單位發放“維持糧款”,計人民券910萬元、小米450萬斤、面粉988袋,隨后按月發給教師薪金和學生公費。對私立的燕京大學,文管會也從經費上多次給予補助,僅1949年2月中旬就無利供給人民券130萬元,發給學生救濟米1.5萬斤。

正是在毛澤東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包括文化教育機關接管在內的整個北平的接管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連當時國民黨統治區出版的《新聞天地》也不得不承認:“接管是審慎、周到、仔細、嚴密的”,“幾乎做到盡善盡美的程度”。 

《百年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