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團中央第一任書記施存統的人生起落

李 靜

2013年02月16日08: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抗戰勝利后,施存統積極投入愛國民主運動。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談判謀求和平。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接見了在重慶的一些進步民主人士,包括施存統。施存統為此很受鼓舞,不久即和黃炎培、章乃器、胡厥文、孫起孟等人發起籌備成立民主建國會,並擔任常務理事兼言論出版組主任。民建以民主和建設為宗旨,提出推進民主、反對獨裁,爭取和平、反對內戰,要求建設、反對破壞的政治主張。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民建和其他抗戰后相繼建立的民主黨派一起為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進行了堅決斗爭。

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停止國內沖突的協定,即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通過政府組織案、國民大會案、和平建國綱領、軍事問題案、憲法草案案等五項協議。2月10日,重慶各界在校場口舉行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大會。施存統作為民建代表參加大會。會議進行中國民黨特務沖進會場,大打出手,致使施存統、李公朴、郭沫若等許多民主人士被打傷。施存統就醫后忍著傷痛口述了事件的經過,第二天由鐘復光筆錄的《憤怒的控訴》一文刊登在《新民報》上。通過這次事件,施存統對國民黨徹底失望,盡管這以后他也宣傳過“中間路線”,但國民黨的內戰政策、獨裁統治等嚴酷的現實很快使他警醒,進而轉向共產黨。

1948年12月,施存統代表民建到解放區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1949年4月,毛澤東在北平香山雙清別墅請施存統、黃炎培、章乃器等民主人士聚餐,勉勵大家要為解放上海出力。聚餐后施存統主動報名參加南下工作團,不久即獲批准,施存統離北平南下。上海解放后施存統任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顧問。9月他出席在北平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施存統本想去上海教書,但毛澤東、周恩來要他留在北京工作。他被任命為勞動部副部長,后擔任全國人大常委和全國政協常委。他在自己的崗位上恪盡職守。1954年,施存統因病辭去勞動部副部長職務,1970年11月病逝。

施存統一生節儉,煙酒茶不沾,一雙皮鞋能穿20年,多余的錢用於積德行善,為救濟上海失業工人他捐款,河北水災他捐款,家鄉辦學他捐款……他教育子女敬業愛國,他的兒子施光南以其卓越的貢獻被文化部授予“人民音樂家”的稱號。

1992年鐘復光病逝后,兒女們遵照母親的囑托,陪伴父母的骨灰一起回到金華葉村。施存統魂歸故裡。施存統生前從來沒有和兒女提起過歷史上脫黨的事情,或許正像他女兒施月明所說,那是父親心中永遠的傷痛。 

《百年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上一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