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之原委 

繆平均
2013年02月17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東北軍張學良和十七路軍楊虎城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毅然聯合發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隨即通電全國,提出八項救國主張。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事變當天,張學良即電告中共中央。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前往西安,力促事變和平解決。22日,宋子文、宋美齡也從南京到達西安。經過談判,雙方達成六項協議。在蔣介石承諾“決不打內戰”和“一定要抗日”后,西安各方同意釋放蔣介石。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十年內戰局面,初步實現了國內和平,對推動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了重大的作用,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西安事變當天的《西北文化日報》號外第一號及13日的報紙,是當時國內最早報道西安事變的號外和報紙。號外略雲:“……西北各將領及數十萬士兵忍無可忍思發為義舉,在張副司令楊主任領導之下實行對蔣介石氏兵諫,促其省悟,今晨黎明本市槍聲即因此而起,張楊與各將領並就救國主張,通電全國,清算十年來之錯誤國策……救國主張:一、改組南京政府收容(后改“容納”)各黨各派人才(后加“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13日的報紙標題為:“爭取中華民族生存,張、楊昨發動對蔣兵諫,通電全國發表救國主張,八項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報紙還報道了12日西安“30萬民眾歡騰鼓舞擁護民族解放運動”的盛況。

西安事變后,國際國內反響極其強烈而復雜。蘇聯對西安事變的指責完全出乎張楊的意料﹔南京政府中親日派借機發動大規模內戰的危險更使張學良擔心﹔張楊兩部都有人叛變,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內部在如何釋放蔣介石問題上有意見分歧,楊虎城也“猶疑不決”。在這種情況下,1936年12月25日下午,人們難以預料地戲劇性的一幕突然出現了,張學良在未告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也未事先取得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將領同意的情況下,斷然決定親自乘飛機陪同蔣介石回南京,並於當日抵達洛陽,26日到達南京。更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蔣介石一到南京,便將張學良扣押起來,並且長達數十年之久,直到蔣介石死后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在這種情形下,失去中心的東北軍團體也因此分化瓦解了。

新中國成立以來,史學界對張學良該不該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一直爭論不休。多數人認為張學良對於蔣介石的本性認識不足,考慮欠周,為張學良遭到長期囚禁感到惋惜﹔有人甚至認為這是張學良幼稚、講哥們義氣、沒有料到后果的沖動之舉。直到1983年中國革命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從張學良舊部手中征集到一件影印的張學良在送蔣介石回南京前寫的手令(亦稱手諭)見報后,史學界對此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對張學良送蔣介石之舉有了新的認識。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