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論劉少奇的語言藝術——以劉少奇“天津講話”為例

唐  芳
2013年02月17日11: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四、深入淺出,語言通俗生動

要使語言具有藝術性,不僅需要深刻真實的內容、縝密的邏輯,還需要多樣的表達方式,才能將內容以生動的形式表達出來,才能為人所接受。劉少奇的講話多採用引用、設問、打比方、舉例子等修辭手法,深入淺出,語言顯得通俗鮮明,親切隨和。如下例:

(1)列寧說,有文明的資本家和野蠻的資本家,我們要打擊野蠻的資本家。〔16〕 (1949年4月24日《在天津市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2)現在工人解放才是第一步。而他隻能走第一步。不是不做,而是做不到。以后還要走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后的徹底解放。就好像女同志生育,本需九個月,但六七個月就要求生下來,這就叫早產,生下來也不會長大。〔17〕 (1949年4月25 日《對天津國營企業職員的講話》)

(3)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裡就說過,近一百年中,資本家將生產力空前提高,比有史以來幾千年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多。〔18〕 (1949年5月2日《在天津市工商業資本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4)怎麼樣和共產黨搞好關系呢?首先要採取老實的態度,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承認真理,服從真理,就是實事求是,老實態度。〔19〕(1949年4月25 日《對天津國營企業職員的講話》)

劉少奇在例(1)中引用列寧的話說明對工商業資本家的態度,既簡潔,又全面,指出了對資本家的斗爭應該區別對待。而例(3)則是引用馬克思、恩格斯說過的話說明資本主義在現實中還具有先進性,所以還應採取團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排斥。這兩處引用了馬列主義論斷,並用通俗的語言來表述,既生動,又有說服力。例(2)採用的是打比方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要消滅資本主義必須循序漸進。例(4)中,“搞好關系”中的“搞好”與“老實的態度”中的“老實”都是運用湖南的方言,“老實”在這裡含有“實事求是”的語義,並且劉少奇作了通俗的說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語句短小,語言親切而生動鮮明。

通俗的修辭手法在劉少奇的天津講話中的運用比比皆是,如“工會是橋梁,沒有它,政府與工人就建立不起聯系” 〔20〕(比喻),“別把資本家擠垮,不要為眼前部分的利益妨礙了長遠的利益。正像黃敬市長講的:‘不要吃母雞,要慢慢吃雞蛋。’”〔21〕(引用),方言詞匯如“吃得開”“鑽空子”等,都使得他的語言生動而富有活力。

劉少奇是一位具有豐富革命經驗和深厚理論修養的平民領袖,從他在天津的部分講話中就可以看出其對國家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遠見卓識。他的語言既有深刻的思想、嚴密的邏輯,又能以淺顯生動的語言表述出來,體現出了他高超的語言藝術。

注釋:

〔1〕王光美:《我與少奇》,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第39-40頁。

〔2〕彭澤潤:《語言理論》,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484-488頁。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劉少奇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0-41、51、52、53、23、46、58、14、15、16、17、18、21、45、59、31、24、25頁。

(本文作者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館員 湖南寧鄉 410611)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