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兵團精神與延安精神的比較研究

郭新萍
2013年02月20日10: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都蘊涵於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之中

延安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1938年9∼11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任務。七大《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1981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精辟地稱之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這正是對延安精神內涵的揭示。

兵團精神蘊涵於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中,是我們黨指導思想在兵團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具體表現。原兵團第二政委張仲瀚曾指出:“生產建設兵團是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的產物,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生產建設兵團。” 總的來說,我們黨指導思想有關屯墾論述的內涵概括起來主要有八個方面,其中保留軍隊的組織形式,執行戰斗隊、生產隊和工作隊的任務,建設和保衛邊疆的思想﹔勞武結合,備戰防邊,實行屯墾與戍邊結合的思想﹔黨政軍企合一的思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思想﹔增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等,兵團精神正是高度濃縮和充分體現了這一論述。

(四)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在執政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前,是在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兵團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后,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二者都是中國共產黨在執政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革命精神,對中國革命和建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五)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

延安精神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事業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隻能靠自己探索和創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黨人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創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民族資產階級以及一切愛國力量在內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經過大生產運動,有效地解決了革命力量生存和發展問題。這些都是從實際出發,開拓進取的結果。

兵團精神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兵團的創業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和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兵團的改革也是在缺少經驗的條件下探索的。但是兵團依靠開拓創新的力量,在首次創業中取得了荒原變綠洲的巨大成就﹔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兵團人努力探索新思路、實現新突破、創造新業績。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弘揚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提出了新要求。關於延安精神的發揚,毛澤東指出,全國一切革命工作人員永遠保持過去十余年間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工作人員中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的作風。鄧小平指出,我們一定要宣傳、恢復和發揚延安精神。江澤民指出,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延安精神都不能丟。胡錦濤指出,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關於兵團精神,毛澤東指出,兵團要發揮生產隊、工作隊、戰斗隊的作用。鄧小平指出,兵團事業要大發展,兵團肩負著屯墾戍邊的重任,要為新疆的穩定和發展作出新貢獻。江澤民指出:“長期以來,兵團廣大干部職工堅持發揚南泥灣精神,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艱苦創業。這是兵團不斷壯大、事業不斷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不懈地發揚光大。” 胡錦濤指出:“兵團廣大干部、職工發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革命精神,忠實地肩負起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不建立兵團,如果沒有兵團作用的發揮,就很難有今天新疆邊防穩固,社會穩定的好局面。”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不會過時,因為人民呼喚這種精神,時代需要這種精神。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