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兵團精神與延安精神的比較研究

郭新萍
2013年02月20日10: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新疆黨史》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54年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成立。抗戰時期著名的八路軍三五九旅的大部分集體轉業到兵團,成為兵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他們和兵團兒女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在天山南北忠實地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鑄就了偉大的兵團精神。兵團精神是兵團之魂,過去是引領兵團人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法寶,今后仍是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再造輝煌的旗幟。

一、延安精神與兵團精神的共同點

所謂延安精神,是指中國共產黨人在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的奮斗中,在延安時期的特殊環境下,培育和發展起來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主要內涵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優良革命傳統。其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

兵團精神,是指新中國成立后兵團人繼承和發揚南泥灣精神,在新疆執行屯墾戍邊的特殊使命中形成的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革命精神。其中,“熱愛祖國”是兵團人的核心追求,“無私奉獻”是兵團人的精神品格,“艱苦創業”是兵團人的歷史寫照,“開拓進取”是兵團人的時代風貌。這是幾代兵團人用生命、獻血和汗水鑄成的,是兵團事業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精神源泉。

(一)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發揚,具有強大、廣泛、深刻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時代特色的精神。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轉換為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好和平的精神轉換為國際主義精神﹔把勤勞勇敢的精神轉換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創業精神﹔把自強不息的精神轉換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奮斗精神。在兵團成立50多年中,兵團人把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轉換為“三個離不開” 的思想﹔把愛好和平的精神轉換為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精神﹔把勤勞勇敢的精神轉換為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精神﹔把自強不息的精神轉換為屯墾戍邊、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從而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

(二)延安精神和兵團精神都是中國革命精神的一部分,都是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及其領導的中國革命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失敗不斷走向勝利的重要時期。在黨中央和毛主席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人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憑著這種精神,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憑著這種精神,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為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兵團精神是由幾代軍墾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在新疆這一多民族、多種宗教並存、經濟落后、環境惡劣、社會關系復雜的條件下,在50多年屯墾戍邊的偉大實踐中,在繼承延安精神的基礎上創造的革命精神。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王樂泉在兵團第六次黨代會上指出:“兵團在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中形成了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兵團精神是對我軍光榮傳統和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始終是激勵兵團各族干部職工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動力。”201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兵團黨委第一書記、兵團第一政委張春賢在兵團黨委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上指出:“兵團精神是兵團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凝聚、鼓舞和引領兵團廣大職工群眾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一面永恆旗幟。”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