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賡
2013年02月27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
第二天,即5月22日,毛澤東離開茶陵縣城,車隊繞道行駛,進入江西省永新縣。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劉俊秀(楊尚奎時任第一書記,因事不在職)和副省長王卓超早已趕到永新縣城迎候。
毛澤東一行在永新吃了午飯。他說,這頓飯味道不錯,比當年更香,而且是從從容容吃的。永新對毛澤東來說,也是值得懷念的。當年,他經常帶領紅軍到這裡打游擊,他的革命伴侶賀子珍就是永新人。
午飯后,車隊向寧岡進發。車過寧岡礱市,他讓車開慢一點。寧岡礱市是毛澤東與朱德1928年5月4日會師的地方。毛澤東坐在車內,眼睛平視前方,不時瀏覽礱市的風景,臉上露出了笑容。
小轎車沿著盤山公路緩緩前進。下午4點,毛澤東來到了井岡山下的茅坪村,車隊在“謝氏慎公祠”前的空坪停了下來。
在謝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棟土磚結構的兩層樓房,樓上有一個八角形天窗,當地群眾稱之為八角樓,毛澤東曾在這裡主持召開過蘇維埃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1928年,毛澤東在這座簡陋的小磚房裡,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一文,分析了中國紅色政權的發生和存在的原因,預言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前景。
警衛人員和隨行人員都下了車,在新修的草坪裡等毛澤東下車。可毛澤東卻沒有下車,他對司機趙毅雍說:“老趙,不要停車,你慢慢地轉,我們慢慢上山!”他用右手在面前劃了個半圈,趙毅雍心領神會。於是,灰色吉姆在八角樓前緩緩地兜了一個大圈,毛澤東撩開窗帘,瀏覽了一下謝氏慎公祠和八角樓外景。稍后,車子乘勢掉過頭來,直奔通往黃洋界的盤山公路。
灰色吉姆穿過崇山峻嶺,轉了幾十道彎,終於第一個躍上海拔1343米的井岡山的高峰黃洋界,隨后的20余輛小車呈蛇形排列在吉姆后頭。
車剛停穩,毛澤東就下車了。井岡山管理局局長彭國球、副局長孫晉雨按事先的電話約定早已守候在這裡迎接。72歲的毛澤東與井岡山管理局領導同志握手后,便主動地向隨行人員介紹:這就是黃洋界!然后,手持從北京帶來的竹拐杖,快步走向山頂,觀賞黃洋界巍峨險要的地勢和當年的哨口遺址。毛澤東站在黃洋界上極目遠望,山風颯颯,護士長吳旭君送來風衣,汪東興給毛澤東披在肩上。
毛澤東朝前走了幾步,來到一座木頭做的紀念碑前。這塊碑上一面刻著毛澤東1928年秋寫的那闋《西江月•井岡山》詞,一面刻著朱德題寫的“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張平化和劉俊秀仰視著碑文,激情地讀了起來: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聽著當年寫的井岡山的詩詞,毛澤東心潮澎湃,他大聲說:“這首詞是1928年9月初寫的。那時剛剛在黃洋界打退湖南、江西兩路敵人的進攻,那一次我不在山上,你們知道這一仗嗎?”接下來他講道:“1928年8月30日,敵湘贛兩軍各一部趁我軍在贛西南欲歸未歸之際進攻井岡山,我守軍不足一營,好險哦!守軍憑險抵抗,反復較量,終於把敵人趕下山,才保存了這個根據地。”接著,毛澤東深情地指著架設在哨口的一門大炮,向人們介紹道:這門大炮是南昌起義軍帶上井岡山的,至於黃洋界上的三發炮彈,人們都說前兩發受潮,第三發沒有受潮,所以“炮聲隆”,其實也受潮了,只是打前兩發時,使炮膛加熱,為打響第三發提供條件,“從這點上說,前兩發的功勞不能抹殺喲!這就是事物的辯証法。”大家聽后,覺得很有道理。
井岡山管理局同志見毛澤東談興正濃,便將隨身帶來的黃洋界講解詞呈給他看。毛澤東看到其中有一段叫《毛澤東的空山計》,高興地笑了起來。
毛澤東是一位京劇行家,美國記者斯特朗稱他為“戲曲鑒賞家”。當年紅軍宣傳員知道毛澤東喜歡唱京劇,特別偏愛《空城計》,經常唱諸葛亮的“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便根據諸葛亮《空城計》的唱腔,編寫出一出《毛澤東的空山計》,戲文寫得亦庄亦諧,有點像毛澤東說話幽默的口吻,后來便有人說,那是毛澤東自己寫的。此時,毛澤東竟興致勃勃地搖著頭輕聲哼起來:
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忽聽得山下人馬亂紛紛,舉目抬頭來觀看,原來是蔣賊發來的兵,一來是,農民斗爭經驗少,二來是二十八團離開了永新。你既得寧岡茅坪多僥幸,為何又來侵佔我的五井?你既來就把山來進,為何山下扎大營?你莫左思右想心神不定,我在這裡內無埋伏外無救兵。你來!來!來!我准備著南瓜紅米,紅米南瓜,犒賞你的眾三軍。你來!來!來!請你到井岡山上談革命。
大家都聽得入了神,覺得十分有趣,也有人跟著哼起來。毛澤東哼罷吸口煙說:“看來井岡山時期就開始了京劇改革啰,舊瓶裝新酒,用革命斗爭的內容,編成了革命戲曲了。實踐証明,隻有廣大群眾聽得懂,京劇才有生命力。”
管理局同志告訴毛澤東:“去年‘末代皇帝’溥儀也上井岡山瞻仰革命遺址,他興奮地唱了這段《空山計》京劇,還賦了兩首詩。”
毛澤東說:“共產黨把皇帝都改造好了,我請他到中南海作客,吃了一次飯,坐在我身邊,我勸他結婚成家,他很感動。我還用稿費幫助他改善生活,他不好意思收下。你們說,他在井岡山賦詩二首,我也想在山上填詞二首。”大家聽后熱烈鼓掌。
毛澤東特意請攝影師在紀念碑前拍照留念。他首先跟張平化夫婦在紀念碑前合影。張平化是這次陪同毛澤東井岡山之行的領導干部中唯一的一位井岡山老戰士,他全家有7口人為革命獻身。接著,毛澤東跟江西迎接的同志合影,然后與汪東興等隨行人員合影留念。車隊在黃洋界足足停了40分鐘,毛澤東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