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背后:向最高領袖逼"文債"

2013年03月14日11:1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b32ltpB0314002.jpg

圖:少年雷鋒

a92ltpB0314001.jpg

a9zkttP0314010010021.jpg

圖:發表主席題詞的《中國青年》雜志。

原題:“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背后

每年3月5日,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學習雷鋒”的標語隨處可見,成為一種時代風景。然而,少為人知的是,毛澤東的題詞並非是在當年的3月5日,而是在2月22日﹔更鮮為人知的是,最早刊登毛澤東主席為雷鋒題詞的媒體不是《中國青年》而是《新民晚報》,且目前發現多份有關毛澤東主席為雷鋒題詞的手跡。《尋找雷鋒》一書記載了這段歷史。

宣傳戰催生題詞之念

1963年,面對全國宣傳雷鋒的火熱局面,當時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聽了有關匯報后,以極大的熱情充分肯定了宣傳雷鋒事跡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並要求共青團系統加大對雷鋒的宣傳強度,組織全國青少年以實際行動向雷鋒學習。

對胡耀邦的指示與號召,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雜志當然應帶頭響應、責無旁貸,但作為半月刊的《中國青年》雜志,如果還是發表雷鋒日記摘抄、組織紀念和學習雷鋒的文章,顯然在宣傳速度上和報紙相比自然是稍遜一籌的,因此,他們立即發動全社人員獻計獻策,並召開編委會,精心研究,開動腦筋,另辟蹊徑,千方百計找出新的角度,迎頭趕上甚至超前於全國宣傳雷鋒的其他兄弟報刊。

經過反復思考和討論,《中國青年》編委會最后決定:編輯出版一本“學習雷鋒”專輯。由於國家還沒有完全度過困難時期,報紙非常緊張,此前的《中國青年》不得不由每期32頁改為24頁。而24頁的篇幅要做一本“學習雷鋒”專輯還是顯得太“輕”,為了使這本專輯夠分量,編委會決定將5、6兩期合刊,出48頁。

根據編委會的決定,從各編輯部抽調骨干力量,專門組成一個“學習雷鋒”專輯編輯組,具體討論編輯計劃和組織落實。

那時,王江雲在《中國青年》思想教育組當副組長,被抽調到這個編輯組。在討論編輯計劃時,大家主要討論如何在其他報刊已經宣傳的基礎上做到后來居上,都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有人提出請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郭沫若等黨內名望甚高的“四老”為學雷鋒活動題詞。這些設想應該說都很好,得到了同仁的首肯。就在討論的過程中,王江雲忽然想到了毛主席為劉胡蘭題詞的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正是毛主席的這一題詞,使劉胡蘭的事跡廣為人知並激勵了億萬青年,現在出了雷鋒這樣一個新時代的英雄,如果毛主席能題詞,那將會是多麼巨大的號召力啊!

於是,王江雲說出了請毛主席題詞的想法。大家一聽都很興奮地表示贊同:“對,請毛主席題詞。”

(責編:楊麗娜(實習)、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