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嚴厲 約法三章
艱苦朴素 發揚傳統
全家在上海團聚后,曾山給孩子們開了個會,給他們講以前的革命歷史,講江西土地革命,講皖南抗日的困難,講山東打仗的艱辛,強調現在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本質不能變。曾山是個和藹可親的家長,可對孩子的要求十分嚴格。他給孩子們規定了幾條生活原則:一是吃飯吃飽、不餓肚子就行,不能挑三撿四﹔二是穿衣服能御寒、不冷就行,衣服破了補一補,大的不能穿了小的穿,不能和別的同學講吃比穿﹔三是要愛勞動,自己的事自己干,不能依賴別人﹔四是要和同學搞好團結,互相幫助,與人為善﹔五是現在都在上學,要比就比好好學習,看誰學習好。
一到星期天,曾山就詢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他對孩子們說:“我們小時候家裡窮,不能供所有的孩子上學,沒文化。后來我們都是一邊打仗一邊學習。你們現在很幸福,趕上了新社會,有學上了。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平時,孩子們看到別家孩子由爸爸帶著上公園、看電影或出去游玩,可曾山從沒在節假日帶孩子們出去玩過。
1952年,曾山從上海調到北京工作,全家從上海搬到北京,住在東四九條的一個院子裡。
在北京時,孩子們住在學校,星期天回家。曾山對孩子要求很嚴,每個月孩子們的零花錢,大的給一元錢,小的給伍角錢,主要用來買點牙膏、牙刷、肥皂什麼的。曾山要求孩子們不要亂花錢。他說,別說沒有錢,即使有錢,也不能讓孩子亂花,養成壞毛病,艱苦奮斗是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
他經常給孩子們講:“在舊社會,我們吃飯穿衣都很困難。現在你們長在新社會,雖然吃穿不用發愁,但不能忘本。”一次,一個孩子回來說:“有人笑我,說我是干部子弟,還穿補丁衣服。”曾山對他說:“穿補丁衣服有什麼關系,艱苦朴素,勤儉節約,就是好傳統。”
曾山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職務,但是他一直保持著普通勞動者的本色,他不讓孩子享受特權,而是讓他們繼承艱苦奮斗的傳統。曾山和鄧六金共有7個子女,大女兒、二女兒分別在工廠當工人,后來二女兒考上了華東紡織技術學校,在工作中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紅旗手。大兒子1958年考上了大學,從小沒有書讀的曾山特別高興,他對兒子說:“你是家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好啊!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非常有用,將來建設國家必須要有科學文化知識。”“文化大革命”中,曾山還支持大兒子到廣東的農場下放鍛煉。二兒子沒有考上高中,曾山不是托人找關系讓他繼續上學,而是支持他到北京化工廠當工人,他說:“當工人是光榮的。你過去沒有吃過苦,能不能干得好,那還不一定。這是一個考驗,要經得起考驗。”兒子開始上班掄大錘,回家后累得不想動。曾山一直鼓勵他,要他堅持住。兒子果然堅持住了,而且練出了一身好筋骨,年年拿獎狀回家。三兒子畢業后,原來是選送去東歐留學的,后來情況變化,考上四川空軍工程學院,先到部隊當兵。他給家裡寫信,希望能回北京上外語學院,不願在部隊。曾山知道后回信說:“參了軍就要服從組織,哪能想上哪兒就上哪兒?”讓他安心在部隊鍛煉,做個合格的戰士。小兒子在學校讀書,不久也應征入伍了。小女兒也想去當兵,可女兵名額很少,加上她眼睛近視,體檢也通不過。曾山和鄧六金商量,想讓小女兒留在身邊,也好有個照應,但小女兒性格很要強,參不了軍,就要去建設兵團,他們也隻能支持她和班裡同學一起報名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由於表現突出,小女兒被評為“兵團模范”。曾山在給女兒的信中說:“你是在艱苦環境下出生的,能生活到今天來之不易。一定要跟黨走,干一輩子革命。”
曾山和鄧六金就是這麼言行一致地走過來的。他們從參加革命的第一天起,便把自己交給了黨的事業,身體力行,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他們雖已雙雙離開我們,但他們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是留給我們的永久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