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潮涌
劉華清要在海軍擴編一個軍!執掌海軍“帥印”不足一個月,他就正式向軍委報告,要新建一支“行使軍級權限”的建制部隊,其番號也是中國軍隊歷史上從未見過的:“海軍裝備論証研究中心”。
適值軍委主席鄧小平大刀闊斧整編裁員的風口浪尖,海軍精簡員額高達9.5萬人,居全軍之首,這也太不識時務了吧?然而,劉華清卻夢想成真。不出4個月,海軍裝備論証研究中心就獲批正式組建。它的誕生,標志著人民海軍擁有了第一支專為高層首腦機關決策服務的高級智囊機構與咨詢團隊。而空軍、二炮等軍兵種獲准成立類似的裝備論証研究機構,則整整晚了20年。
1985年百萬大裁軍,劉華清再開歷史先河:享有副大軍區級別權限的三大艦隊統一裁撤后勤部,全軍沒有第二家﹔海軍機關增設第五大部——海軍裝備修理部,並從上到下組建體系完備的裝備維修機構,更是全軍獨創。改革后的海軍指揮體制和后勤裝備保障體制均由四級簡化為三級。“辦成了多少年來想辦而沒辦到的事。”劉華清的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從擔任海軍司令員的第一天起,劉華清就倡導創新、厲行改革。在5年多的任期內,他主導的重大改革超過70項,史稱“海軍大改革”。
“把20世紀末期三個五年規劃(1986~2000)海軍裝備建設連貫起來通盤考慮,實現‘三步並作一步走,15年向前跨一大步’。”這是劉華清制定的海軍武器裝備發展戰略。進入21世紀,他當年主持規劃研制的新一代水面艦艇、常規潛艇、核潛艇、海軍特種飛機和各型導彈武器,全部裝備海軍部隊,形成作戰能力。
1983年10月,劉華清率先在全軍和全國確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指導思想。隨后,大連海軍艦艇學院的“通科”教學改革,廣州海軍艦艇學院的“飛行員艦長”培訓試驗,武漢海軍工程學院教學科研“兩個基地”的創新發展,屢屢成為軍內外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於是,人民海軍擁有了我軍歷史上第一代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飛行員,第一代具有博士碩士頭銜的艦艇長,第一代“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操艦”的復合型海上指揮員。
訓練改革,是劉華清主導的“海軍大改革”活劇中最為壯觀的一幕。僅一項“艦艇長全課目訓練合格考試制度”的建立與實行,就對海軍戰斗力建設與軍事指揮員培養產生了超強的綜合效應與深遠的歷史影響。今天,從艦艇長崗位走出的海軍高級將領們,無一例外都擁有一本彌足珍貴的《艦艇長全訓合格証書》。5年后,當劉華清完成第三任人民海軍司令員歷史使命,走上中央軍委領導崗位之際,一種作戰與訓練分立的新型教育訓練體制在海軍基本形成:以指揮院校與工程院校為主體的軍官培訓體系,以士官學校與訓練基地為主體的士官與水兵培訓體系,以艦艇訓練中心、潛艇訓練支隊和飛行訓練基地為主體的整體訓練體系,組成了人民海軍獨具特色的新型教育訓練體制。
戰場建設是劉華清運籌帷幄的戰略重點。在歷時一年零兩個月的海防大巡察行程中,面對那些連小炮艇都要漲潮才能進出的小軍港和“山、散、洞”工程,劉華清果斷下達裁撤令。“收拾攤子、縮短戰線”之后,他主持實施了以八大軍港駐泊體系配套改革為核心的戰場建設,徹底扭轉了長期以來“四處設點、八方擺攤”的落后局面。
劉華清推行海軍后勤改革更具現代意識和超前思維。他主導創建的“基地化保障、跨海區聯供、遠洋伴隨補給”新體制和新機制,比全軍實行三軍聯供聯勤體制改革早了13個年頭。
組織艦艇編隊出國訪問,則是劉華清倡導人民海軍履行非戰爭和平使命的開山之作。進入新世紀,中國艦艇編隊軍事外交與國際維和的航跡遍布遠海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