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黃克誠:抓黨風“不怕撕破臉皮”

殷寶洪
2013年03月26日09: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敢於直言 堅持真理

黃克誠在我黨的歷史上,有突出貢獻的大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黃克誠傳》中我們看到:西安事變發生后,他身為一名師政治委員,直接給毛主席發電報,闡明自己的立場﹔國共合作抗戰后,在對第115師平型關大捷后出現一些問題的調研中,提出要恢復八路軍政治機關和政治委員制度﹔抗日戰爭勝利后,面對蔣介石發動內戰的陰謀,他又一次給黨中央發電報,建議派10萬大軍進軍東北,並親率新四軍三師三萬多人北上﹔在東北戰場,又一次給毛主席發電報,提出建設鞏固東北根據地的建議﹔新中國成立后,在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他對軍隊中黨的建設提出了“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等等。

黃克誠堅持真理,實事求是還突出表現在遇事敢講真話,敢於直言,不盲從,不苟同,不迎合。毛主席對他的評價是:黃克誠這個人愛提意見,從支部到中央他都提。他的許多意見是正確的。1959年在廬山同毛澤東當面談話時,認為四平保衛戰是個消耗戰,毛澤東說是由他決定的,黃老直率地說,“即使是你的決定,我認為那場消耗戰是不該打的。”

敢於直言有時是要冒風險的,特別是同上級領導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黃克誠的很多好的意見,大多被採納了或在歷史發展中被採納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黨內生活的健康正常。但,也有許多不正常。

傳記中說:“黃克誠是個智者,也是個常人,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有一個過程,隻不過他需要的時間可能少一些。”1959年廬山會議他可惹了禍。他本來在北京留守,會議開得緊張,為“救兵”叫他上山。上山后他感覺到風聲鶴唳,他本可以緘口不言,但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頂住壓力,挺身直言,“救兵”成了“反兵”,結果成為右傾反黨集團的二號頭目被批判。他也有過兩次“違心”的檢討,但在“文革”中,面對非人道的審訊,聲明:“以前凡是逼他寫的檢查材料、交代,一律無效”。當你讀完傳記中廬山會議前前后后,就能理解在那種形勢下,“違心檢討”既是一種無奈、也是維護黨內大局的需要,他仍不失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政治品德和人格個性。這與那種不講原則,看領導眼色辦事,討領導喜歡說話,溜須拍馬,投其所好,報喜不報憂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比。

1980年,國內出現一股否定毛主席的歷史功績,否定毛澤東思想的潮流,人們的思想一度出現混亂。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黨中央醞釀討論要為新中國成立后這一段歷史作出一個決議。黃克誠非常贊成鄧小平“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的講話,覺得這是個關乎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但還有許多人聽不進去,彎子轉不過來。他那時已完全失明,全憑腦子記憶,在中紀委會上講了兩個多小時。他以一個深受“左”傾其害者的身份,用實事求是、唯物史觀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正確評價了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大多數與會者被黃克誠坦蕩的胸懷所折服。他的講話正式發表后,對糾正當時少數持“非毛反毛”錯誤觀點,對穩定民心、推動改革開放沿正確方向前進,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更顯現黃老實事求是、不計個人恩怨、大氣磅礡、堅持真理的政治品德和開闊胸襟。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黃克誠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