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細訴偉人身邊事——訪“紅牆醫師”王新德

余  瑋 
2013年04月16日14: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除了對主席負責,同時我還主要負責周恩來、葉劍英、鄧小平、陳雲、鄧穎超等人的醫療保健工作”

言談之中,無論是對於自己成就卓著的醫學領域,還是做中央領導人保健專家的經歷,王新德始終平淡視之,極少為自己作注腳。王新德的夫人湯慈美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並出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醫學心理和生理心理研究室主任。在採訪中,有關話題也因她的插話而豐富起來,記者由此才了解到王老做保健專家的種種滋味:

作為中央高級領導的專職保健專家,精神壓力是很大的,工作也很辛苦。常常還在午夜睡夢中,就被一個緊急電話叫醒,隻說是到“那裡”一下子,至於是什麼事情,則不得而知。等到事情處理完畢后回到家裡,已是凌晨三四點鐘。但是,無論頭天夜裡如何忙碌,第二天還要照常上班,一般不請假休息,因為不能說“我昨天晚上去給某某領導人看病……”雲雲。這是紀律,無論再苦也要堅持。而且由於接觸人物的特殊性,即使是在普通人身上不成問題的問題,一旦到了他們身上,也就成了問題﹔做的事情即使100%正確,別人也無法理解。

據說:有時中央保健局會拿來一份病歷讓保健專家看,但就只是病歷,沒有姓名。“保健局的工作紀律非常嚴格,你看就是了,從病歷資料上你看出什麼就說什麼,不該你問的,絕對不要問。不過,在那樣的一個環境裡,在那樣的一種氛圍內,再看看病歷上的具體情形,即使心裡有時候也明白這在為誰看病,不過,也是絕對不允許說出來的。”王新德介紹說,“我們這些保健專家是機動的,不專門負責某一個人,而是哪兒需要就去哪裡 :如重要會議(如中央政治局會議)、重要活動(如五一、十一觀禮,還包括看節目)的值班﹔領導人外出(出巡、出訪)期間的醫療保健。除了對主席負責,同時我還主要負責周恩來、葉劍英、鄧小平、陳雲、鄧穎超等人的醫療保健工作。”

在那個充滿動蕩的年代,伴隨王新德當保健專家的日子,夫人湯慈美在背后不知作了多少犧牲,受了多少委屈。據湯慈美講,“文化大革命”中,國內政治形勢混亂。作為中央保健專家,王老常常要出差。每逢這時,她從來不問(自然也不能問)丈夫要到哪裡去,何時能夠回來,她只是默默地盡到一個妻子的責任。根據出差地大致方向——丈夫如果要去南方,就准備薄一點的衣服﹔如果是北方,就准備御寒的厚衣服。不知道丈夫的歸期,這中間,也等不來一個電話。有一次,又逢丈夫出差,兩個月未見音訊,與王老同去的教授的家屬有些著急,問湯慈美:這麼長時間不見他們的影子,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湯慈美沉著地回答不會有問題的。果然,他們平安歸來。多年后才得知,他們去了廣州,為越南的胡志明主席看病。

在湯慈美的回憶裡,感受最深的當屬周恩來去世后的那件事了:當時周恩來逝世,她悲痛之余,在家裡擺了周恩來遺像和白花以寄托悼念之情。王新德從外面回來,看到此情此景,急切地說:“撤掉!馬上撤掉!”湯慈美表示不理解,委屈地說:“我在家裡,放個總理遺像怎麼了?”王新德憂心忡忡地解釋:他當時在毛主席醫療組,當時正值“四人幫”當道,如果這時他被“四人幫”找出一點點問題的話,就有可能被抓起來,這對於毛主席的治療將非常不利﹔同時,萬一出問題,別人不知曉內情,會猜測:你是怎麼被趕出來的?面對種種想法,他無法說得清楚。個人情感,在關系國家政治大局的時候,隻能被置之度外,這是一種怎樣的犧牲啊?

面對記者的感嘆,王老只是淡淡地微笑著——“這些,沒有什麼好講的”。他說,我隻寫學術論文,不願講“秘史”,我要是講了,我可以出一本書,我可以因此而賺一筆稿費,可我不能因此而失了原則。因此,即使在政治環境相對寬鬆的今天,他依然堅持原則,不想講。說時,語氣很淡,好像所有的艱辛,都不值得一提。他要做的,永遠是盡到一個正直本分的醫生的責任,挽救病人是他的天職。在此之外,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奉獻,默默地搞著他的“臨床研究”和“經驗醫學”。

遵守醫道、人品高尚、醫術精湛、德高望重的醫學專家王新德,在為偉人們保健期間,保持一顆平常心,嚴謹不苟地行醫,為中央首長所患的疾病作出一次次正確診斷……他的卓越貢獻受到了中央保健委員會的多次嘉獎。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