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彭真談新聞工作:記者要寫“鐵塊”新聞

周 進 馮雪利
2013年04月19日09: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借助記者的“眼和腿”了解真實情況

在彭真看來,群眾都認為他是“大官”,到一些地方去調查研究,地方同志總安排看一些好的單位、好的典型,一些不好的東西,都不願意讓看到。要找群眾談談,也總是安排一些講好話的人,往往聽不到人民群眾的真心話。他不禁感嘆:“我們下去了解全面的真實情況,也難啊!”相比之下,新聞記者能夠到處跑,可以自己看、自己聽、自己問,接觸全國各地各條戰線的真實情況,聽到老百姓的心裡話。比如,記者可以逛王府井百貨大樓,可以到西單、大柵欄的百貨店,接觸售貨員並直接交談,直接打聽商品價格,直接了解市場行情﹔而作為領導就不行了,一去商店,人家就認出來,買的賣的,一下子圍個水泄不通,那不影響人家營業啊?因此,彭真喜歡跟記者聊天,借助記者的“眼和腿”,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情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盼、所需。

彭真很注意給記者們營造寬鬆的聊天環境,使他們敢於當面講真話、講實話。他曾經叮囑新華社記者李尚志:“到我這裡來,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情況都可以講,好的,壞的,罵娘的話,都可以說,最好別剪裁,不要怕我不愛聽,要原原本本”,“聽到問題,了解到不足,這比光聽好話強得多!”

彭真不僅喜歡和記者聊天,在起草文件或者主持工作的時候也希望並盡可能地讓記者們參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據新華社原社長穆青回憶,1979年彭真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時,隻要起草什麼文件,或者負責什麼事情,都把穆青拉去,要麼參加起草,要麼提意見。后來彭真主持修改憲法,也把穆青等人拉到玉泉山一起討論如何修改,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北京日報》記者張長勇曾多次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報道,據他回憶,在彭真擔任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間,有一天晚飯后,彭真專門把新聞記者留下,請到一間小會議室裡,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記者們對人大工作和法制建設宣傳報道的意見和建議。

總之,彭真關於新聞工作的思想與實踐不僅非常豐富且頗具現實指導價值,他所倡導的調查研究以及新聞報道要精煉等觀點,至今依然是新聞工作的重要原則﹔他所開創的召開記者招待會、新聞發布會等工作機制在今天已成為常態化的新聞工作模式。這是我們黨的新聞工作思想及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周進,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處副處長﹔馮雪利,女,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處干部,北京100044〕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彭真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