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筒、筆筒互為酬答
汪道涵和辜振甫這兩位在兩岸政治舞台上被賦予重任的老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年齡閱歷、風度才情、談吐見識、背景愛好,無不相稱,彼此欣賞互有默契。
汪道涵和辜振甫的第二次握手,是在距第一次握手的5年之后。由於台灣方面的政治操弄,這次會面的氛圍受到破壞,在多位台灣人士看來,第二次“汪辜會談”隻能稱作是“會晤”。
1998年10月14日,離開大陸53年的辜振甫攜夫人嚴倬雲重歸故土。在上海和平飯店8樓,汪道涵和夫人孫維聰在電梯口迎候。會晤間的一個小插曲,耐人尋味,溫馨感人。
在雙方見面后,深諳京劇的辜振甫即興清唱起《洪羊洞》和《借東風》等京劇選段來。《洪羊洞》說的是為國守疆的故事,第一句便是:“為國家哪何曾有半日閑空……”
演唱完后,汪道涵走上前去向辜振甫握手道賀,一句唱詞點破二人心意,真可謂,心心相印,意味深長。
辜汪二老在1993年新加坡、1998年上海的兩次會談后,原本以為很快就會再見,誰料形勢變化,兩人再也不易見面。但是,兩人友情常常縈繞彼此心頭,雙方不時托朋友輾轉贈送禮物,以寄思念,以相酬答。有一年,汪道涵以一竹筒寄給辜振甫,旁人不得其解,辜振甫卻一目了然:此為盛筷子所用,“筷筒”即“快統”之義。辜振甫也回贈一竹制筆筒,取“必統”之諧音。這種中國士大夫式的儒雅交往,給處於冷凍的兩岸關系增添了一份暖意。
摘自《文史博覽》2013年第3期 洪夢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