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為民族事業奮斗終生的革命夫妻

吳艷
2013年05月07日11:14   來源:中國民族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李長猛、隴若蘭大事記

李長猛

1921年12月,出生於雲南昭通。

1936年,進入昭通中學初中第20班學習,開始接受愛國進步思想。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與同學們一起進行抗日宣傳,開展募捐支前活動。

1938年,進入昆明昆華中學高中19班學習。

1939年9月,參加昭通地下黨李祥榮和朱君組織的讀書會,被指定作國際形勢報告。

193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任中共昭通縣黨支部委員。

1943年春,作為家庭教師與隴若蘭相識。

1943年7月,奉中共雲南省工委指示開展學生運動。

1944年,考入雲南大學,組成雲大、師范學院特支,任書記。

1947年,赴嵩明中學教書,任縣特支書記。

1949年2月,接送邊縱政委、滇工委書記鄭伯克同志赴硯山召開滇桂黔邊區黨委擴大會議,被任命為宜良縣委書記。

1949年秋,調任中共滇東北地委委員,任永焜支隊32團黨委書記,並奉華南分局之命,代表滇東北地委攜其未婚妻隴若蘭與龍雲之三兒子偽“西南人民革命軍”總司令龍純曾談判。

1951年3月,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央第一次組織工作會議。

1952年,任雲南民族學院教育長。

1953年,組織成立雲南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文研究室。

1954年,組織雲南民族學院政治課教研室,自編教材,形成三個單元的教材: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建設,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

1954年,調任雲南省民委辦公室主任。

1955年,任雲南省民委副主任,省民族語文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負責安排西藏民族上層人士參觀團到雲南德宏考察。

1956年,幫助尋甸縣籌備建立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1957年,任原永建回族自治縣第一書記。

1957年,到北京參加由商業部和中央民委召開的民族貿易會議。

1958年,任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縣委書記。

1961年,任雲南省民委副主任。

1961年,帶領雲南省民族參觀團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受到毛澤東和中央領導的接見。

1964年,調成都任中共西南局統戰部辦公室主任。“文革”中受到沖擊,后下放到東方紅機械廠。

1973年,調回雲南省民委邊疆工委任副主任,分管回族工作。

1978年,分管恢復重建雲南民族出版社。

1979年春,任雲南省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1980年,參加國家民委召開的民族語文工作會議,后分管恢復重建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

1983年,任雲南省民委顧問,雲南省政協常委兼民族組組長。

1987年,領導編寫雲南8個民族自治州、29個民族自治縣的《雲南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共計430余萬字,並撰寫《雲南回族在前進》。

2001年7月,與世長辭。

隴若蘭

1928年,出生於雲南昭通。

1944年,考入昭通中學高中。

1945年秋,進入昆明龍淵中學高中2年級。

1946年,前往東北動員其父隴耀起義。

1947年,在“7·15”學運中,幫助進步學生。

1949年初,進入滇東北海軍政干部學校第3期學習。

1949年,協助與龍純曾談判。

1950年5月,與李長猛結婚。

1953年后,在雲南民族學院、西南民族學院主講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

1956年秋,代表西南民族學院參加國家民委主持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統一使用教材的編寫。

1979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民族研究學會理事。

1984年,離休。 

(責編: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