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鮮為人知的的“黑龍江建設兵團”

王作東
2013年05月13日16: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頻道“網友園地”欄目向全國網友征稿>>>征稿形式與要求】

1968年,根據毛澤東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沈陽軍區以原東北農墾總局和黑龍江省農墾廳所屬農場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在黑龍江省邊境地區執行“屯墾戍邊”任務。兵團歷經9年近3000個日出日落,1976年完成其“戍邊”使命后,建制撤銷,被改編為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即現在的黑龍江省農墾總局。37年過去了,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已淡出人們的記憶,但應寫進共和國的歷史。

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組建

1965年秋,中共中央東北局鑒於中蘇邊界日趨緊張的局勢,向中央建議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6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所屬的萬余名名復轉官兵分批到達黑龍江邊境的29個農(牧)場,農建第一師(祝黑河地區)和農建第二師(駐合江地區),共轄9個團。196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以“中發[68]98號”文件發出了“關於建立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批示”。同意將原東北農墾總局和黑龍江省農墾廳所屬的農場以及農建一師、農建二師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執行屯墾戍邊任務。1968年6月30日,沈陽軍區根據中共中央“六一八”批示,成立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沈陽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抽調精干人員,組建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從沈陽軍區各野戰軍、旅大警備區、軍區炮兵、軍區工程兵等單位選調干部,分別擔任兵團各師、團的主官和師團機關領導。兵團司令員由黑龍江省軍區司令員汪家道少將兼任,40軍副軍長顏文斌少將任兵團第一副司令員,主持兵團工作,遼寧省軍區副政委程克廉大校任兵團第一副政委,張忠志任兵團參謀長,段景岳任兵團政治部主任,趙保全任兵團后勤部長。中央軍委后調任外長山要塞區政委任茂如少將任兵團政委,劉竹軒、王統、臧公盛、屈太仁任兵團副司令員,蒲更生、李子文兵團副政委。沈陽軍區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任職的現役軍官共有3000多名。

1968年7月到1969年5月,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寧波等大中城市的50余萬名高中、初中學生,紛紛響應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指示,先后報名來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為兵團戰士。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時,共接收國營農、牧、漁場93個,合編為5個師(轄58個團)、3個獨立團,即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獨立三團。1969年7月15日,經沈陽軍區報請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同意組建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8月19日,兵團確定正式組建六師。兵團職工人數達到60萬。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各師編制如下:

一師轄7個團:一團(北方農場,愛輝縣)、二團(新華農場,愛輝縣)、三團(紅色邊疆農場,愛輝縣)、四團(庫爾濱農場,遜克縣)、五團(五大連池農場,德都縣)、六團(二龍山農場,德都縣)、七團(趙光農場,北安縣)。

二師轄10個團:八團(二九〇農場,綏濱縣)、九團(綏濱農場,綏濱縣)、十團(江濱農場,蘿北縣)、十一團(軍川農場,蘿北縣)、十二團(名山農場,蘿北縣)、十三團(延興農場,蘿北縣)、十四團(青年農場,蘿北縣)、十五團(寶泉嶺農場,蘿北縣)、十六團(伏爾基農場,鶴崗市)、十七團(湯原農場,湯原縣)。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