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毛澤東圈閱了中央軍委上報的正軍職以上干部任免方案,張力雄任江西省軍區政委。此時,由於有一大批“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軍隊老干部亟待解放和安排,僧多粥少,大多數人隻好降一級安排,能夠官復原職,實屬例外。張力雄深知皮定均的關心是自己復出的關鍵,他從內心深處對皮定均充滿了感激。
到任不久,張力雄先后擔任省軍區黨委書記、江西省委常委。他沒有辜負皮定均的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抓好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戰備訓練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很快呈現新的起色。
1975年初,鄧小平主持黨中央和國務院日常工作,排除“四人幫”的干擾和破壞,大刀闊斧地進行全面整頓,系統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這讓毛澤東不能接受,1975年11月,“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席卷全國。
在極為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中,皮定均多次從福州打電話給張力雄,交換對形勢的看法,他明確告訴張力雄,省軍區不要批鄧,要他注意做好江西省委的工作,確保省軍區部隊的穩定。張力雄堅決貫徹皮定均的指示。
1976年7月6日,張力雄到福州參加軍區黨委擴大會,晚上在梅峰賓館看電影。按照座位安排,大軍區首長坐第一排,野戰軍和省軍區的領導坐后面,皮定均卻堅持要張力雄坐在他的旁邊,兩人手拉著手小聲地聊著。
皮定均說:“三軍反登陸演習在福州軍區與廣州軍區的結合部東山島進行,我明天要趕到東山島協調三軍演習,然后還要趕到北京參加朱老總的追悼會。你多年沒有回老家,這次利用點時間回老家看看。路上注意與我保持聯系,從江西進入福建后,一切我都已經給你安排好了。老家很窮,你回去多帶點錢。”
皮定均為自己考慮得如此周到,張力雄對這位老戰友感激不已。
不知為什麼,那天晚上張力雄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知道皮定均因長期熬夜,患有眼疾,剛剛做過手術,就一再對皮定均說:“你眼睛剛做了手術,這次演習又是真刀真槍,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電影結束后,兩人來到電梯前,互相推讓半天,張力雄堅持要皮定均先走。就在電梯門即將關閉的瞬間,皮定均又一次跨出電梯,再三叮囑張力雄:“回老家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張力雄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皮定均與自己的訣別。
1976年7月7日上午,皮定均乘坐伊爾-14飛機從福州起飛,在空軍漳州場站換乘米-8直升機飛東山島。直升機在漳浦縣灶山不幸失事,飛機上13人全部犧牲。
一代名將皮定均魂歸天宇,年僅62歲。
中午,福州軍區梅峰賓館九樓,電話鈴聲大作。接電話的福州軍區參謀長石一辰突然對著電話大聲吼道:“怎麼回事!”
張力雄和其他參會的領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一下子都圍了上來。
隻見石一辰放下電話,淚流滿面,好一會兒才哽咽地說:“皮司令員飛機失事了!”
張力雄頓感天旋地轉,大腦一片空白。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住處,與江西省軍區司令員信俊杰抱頭痛哭。
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第二天,張力雄到福州軍區總醫院向皮定均遺體告別。他在眾多遇難者的遺體中一眼就認出已經面目全非的皮定均,眼淚頓時奪眶而出。集體告別儀式結束后,張力雄一個人單獨留下來,陪伴在皮定均身旁,輕輕撫摸皮定均的臉龐,再次失聲痛哭。他的思緒又回到了轉戰太行、中原突圍……他怎麼也不相信眼前發生的這一切。
福州軍區決定於7月13日召開皮定均追悼大會,通知江西省軍區師以上干部參加。張力雄他們臨近出發時,閩贛地區突降特大暴雨,南昌到福州的鐵路被洪水沖垮。這些都不能阻擋張力雄前往福州為皮定均送行的決心,他毅然決定改走公路。他們日夜兼程,用了兩天一夜趕到福州。率總部工作組前來處理善后的副總參謀長楊成武一看到張力雄就說:“張政委啊,你們終於來了,我真擔心再開第二個追悼會啊!”
追悼會上,張力雄在皮定均靈前獻上花圈,履行了中原突圍時許下的諾言。望著皮定均的遺像,他泣不成聲地說:“定均同志,你死得太可惜了,你本來可以為我們軍隊建設做出更大貢獻的,不想竟以身殉職,這是我們軍隊的重大損失啊……”
人生貴在相知心。在和皮定均永別了3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提到皮定均,那句“姓張的”親切的呼喚仍然回蕩在百歲老將軍的耳際,與皮定均在一起的一幕幕,仍然不斷閃現在張力雄的眼前……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