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1924年,大革命時期中共在香港的活動

潘琦
2013年07月01日10: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4月12日,團地委曾計劃在3月23日由工團總會發起勞動先烈追悼會,(如列寧、黃、龐、京路被難工友、海員罷工時沙田被難工友)。應該說,不論中共在1922年的香港海員罷工還是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都是中共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在香港的工人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在內地的工人運動。同時,林偉民亦把他在同香港資本家斗爭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投入到了在上海和汕頭的工人運動之中。比如:如何同資本家談判、斗爭﹔如何團結教育工人,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以及如何懲治工賊和資本家的挑破離間和卑鄙破壞等。

同日,團地委策動《香港新聞報》20余人罷工,港英拘捕參與罷工的3名團地委委員。團香港地委促成工團總會舉行五一游行。改組教育研究會。

5月初,阮嘯仙南下香港,香港有團員被捕不知為何事。

5月25日至6月1日,共青團粵區委在廣州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香港代表張瑞成、鄭頁川等出席,大會通過《香港報告的決議案》。秘書書記為阮嘯仙。會后,團粵區委派代表到香港指導工作,參加團地委改選大會,選出委員5人,並分配工作,每周能依時開會,按期向團區委提交報告。5月8日,張瑞成當選團香港地委常委兼組織部長。此期間,團粵區委在廣州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香港代表為張瑞成、鄭頁川等,大會通過《香港報告的決議案》等14個議案。

《香港報告的決議案》指示香港地委各部主任要記載每周活動經過,在地委會議作報告,互相督促下周活動﹔地委要參加各支部會議,並指示活動方法﹔各支部應做到以職業為基礎。

《香港報告的決議案》亦提出香港地委應注意在向外活動的進行方法。在宣傳方面:各團員公開演講言論要一致,地委應指示編輯《勞動周刊》的團員如何進行宣傳,並須多提供宣傳材料。在工運方面:繼續爭取海員、集賢工會傾向中共,派團員加入海員、集賢工會,注意其下層活動,並向其他工會發展。在婦女運動方面:注意女工運動,如聯愛會既與地委接觸,須設法協助改善其地位﹔協助南洋煙廠女工恢復工會。在學運方面:參加教育會的團員彭粵生等,設法指示各職教員協助學生成立團體﹔加入《真美善》雜志社及香港精武會的團員,努力以娛樂關系聯絡學生,指示在學的團員如何在學生中進行活動。在農運方面:新界農民己與中共接觸,按二月擴大會議決議案進行農運。在政治方面:注意港英的政治劣績,作為向市民(僑民)宣傳的材料,激發市民的反帝勇氣﹔能閱讀英文報刊的團員,須將政治消息報告地委。在國民運動方面:努力介紹青年工人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合作組織市民娛樂機關“工人青年會”。組織工人青年會方法:仿效基督教青年會組方法織,以國民革命的意義,建立工人青年會。運動海員、持平工會為發起人,木匠、泥水、排字工會為和議人,向工團總會提議在各屬會中征求會員﹔章程由地委決議后,介紹給海員、持平工會署名發起。

團粵區委二大按該地團員多少為比例,以10人有1票表決權,不滿10人亦有1票表決權,廣州有10票,香港有3票,其余各支部1票,共有20票。秘書為阮嘯仙,香港團員蘇南以19票當選候補委員,農工助理,隨時出席常委會,參加各部工作。

團粵區委二大后,區委派代表到香港指導工作,參加香港地委改選大會,選出委員5人,並分配工作。香港地委每周能依時開會,按期向區委提交報告。香港地委按《香港報告的決議案》,將支部由按地域劃分改為按行業劃分,分為木匠第一支部、木匠第二支部、大東電報局、教育、集賢、排字工社等6個支部,團員有杜鐸、梁九、蘇南、蘇佳等33人,其中木匠20人,電報員4人、教育界3人、苦力3人、排字工人3人。

1924年夏,彭粵生由團員轉為黨員,是香港早期的中共黨員之一。

(責編:王新玲、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