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合肥張家四姊妹:最后的民國淑女(圖)

王凱
2013年07月29日08:27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最后的民國淑女

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四姐妹一生最大的亮點當然是她們的愛情了。大姐元和文靜端庄,儀態優雅,屬於典型的大家閨秀。在上海大夏大學讀書時便有“大夏皇后”之稱,追求者自然不在少數,但卻無一人入她法眼,直到后來結識了風流倜儻的昆曲名伶顧傳玠。

二人的相識頗具浪漫色彩。元和一生痴迷昆曲,當時正與二妹允和等一些女孩子學唱《牡丹亭》“拾畫叫畫”一折。戲中柳夢梅在園裡看到杜麗娘的畫,不覺情深意綣,這段近半小時唱念,正是顧傳玠拿手好戲。但顧傳玠當時在上海唱《牡丹亭》卻沒有這一折。正值韶華的張元和深為柳夢梅的痴情所感,極想知道舞台上“拾畫叫畫”是什麼樣子,便給顧傳玠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加演這一折。顧接信后很快就回復,同意在大世界上演“拾畫叫畫”一折———於是便有了張元和與顧傳玠的初遇和相戀,這一年,張元和22歲,顧傳玠20歲。

關於這段往事,周有光至今還記憶猶新:“張元和在上海讀大學,人漂亮,讀書也好,是大學裡的‘校花’,被捧得不得了,再加上張家地位,對她的婚姻很不利,一般男孩子不敢問津。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朋友。后來,張元和非常喜歡昆曲,擅唱擅演,而顧傳玠是當時著名的昆曲演員。張元和因為喜歡昆曲和顧傳玠相識,顧傳玠想追求她,她不敢接近顧傳玠,因為當時演員的地位很低。所以拖了很多年,到抗日戰爭的時候才在上海結婚。”

四姐妹中老二允和結婚最早,她與周有光的戀愛也是水到渠成,波瀾不驚。當時兩家都在蘇州定居,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在樂益女中讀書,與張允和同學,允和常常到周家來玩,與周有光自然而然也就認識了。

后來周有光到杭州教書,恰好張允和也到杭州之江大學借讀。就這樣在美麗的西湖邊,張允和和周有光開始了戀愛旅程。多年后,周有光憶及當年的舊事仍津津有味:“杭州地方比較小,又方便,附近又好,我們周末到西湖玩,西湖是最適合談戀愛的。有一個星期天,我們一同到杭州靈隱寺,從山路步行上去。當時戀愛跟現在不同,兩個人距離至少要有一尺。”

張家姐妹中最有名的戀愛當屬三妹兆和了,她與沈從文的愛情可謂婦孺皆知。當時兆和正在在中國公學讀書,曾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身后有許多追求者,她把他們編成了“青蛙1號”、“青蛙2號”、“青蛙3號”。她的老師沈從文也是眾多“青蛙”中的一員,二姐允和曾笑沈從文說他大概隻能排為“癩蛤蟆第13號”了。對於沈從文的這段愛情,梁實秋在《憶沈從文》一文中記述甚詳:“英語系的女生張兆和女士是一個聰明用功且秉性端庄的小姐,她的家世很好,多才多藝的張充和女士便是她的胞姊。從文因授課的關系認識了她,而且一見鐘情。……他會寫信,以紙筆代喉舌。張小姐實在被纏不過,而且師生戀愛聲張開來也是令人很窘的,於是有一天她帶著一大包從文寫給她的信去謁見胡校長,請他作主制止這一擾人舉動的發展。她指出了信中這樣的一句話:‘我不僅愛你的靈魂,我也要你的肉體。’她認為這是侮辱。胡先生皺著眉頭,板著面孔,細心聽她陳述,然后綻出一絲笑容,溫和的對她說:‘我勸你嫁給他。’張女士吃一驚,但是經不住胡先生誠懇的解說,居然急轉直下默不做聲的去了。”

真正讓兆和傾心的還是沈從文曼妙的情書,“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如此妙文哪個少女不陶醉?

張家小妹充和最后嫁給了曾在北大教書的漢學家傅漢思,傅漢思是世居德國的猶太人,在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到中國從事中國歷史、文學的研究和教學。1949年初,張充和與傅漢思赴美定居。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