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讓詩歌插上朗誦的翅膀

——記我的父親臧克家與詩歌朗誦

臧小平

2013年08月15日09: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百年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我的父親臧克家是詩人。嚨,激情朗誦抗戰詩篇,或是誦詩的區別﹔朗誦的方法,如他七十余載創作生涯中所創作的組織詩歌朗誦活動,喚起民眾何開展詩歌朗誦運動等問題,詩篇,被幾代人在不同時代、不抗日救亡的熱情。歷史証明,展開了熱烈討論。在抗戰前方同地域和不同場合朗誦過。而我詩歌朗誦是抗戰時期進行抗日舉行詩歌朗誦會和討論會,並父親這位詩歌的創作者,同時也救亡宣傳的有力武器和重要內且得到了民眾的關注和積極支是詩歌朗誦運動和活動的積極倡容之一。我父親任團長的第五持、參與,足見詩歌朗誦工作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推進戰區文化工作團,1938年7月至的影響和意義。我父親記得,者。讓好詩插上朗誦的翅膀,走1939年春徒步遠征到鄂、豫、在他當時參加過的歡迎白崇禧出書本和書齋,飛向人民大眾的皖和大別山區,進行抗日救亡將軍的劇台上,在八一三紀念心間,在不同時代發揮更大的作宣傳。對當時的情景,他曾有大會上,詩歌朗誦都發揮了很用,這同樣是我父親一生的追求過這樣的描寫: “每到一地,大影響, “朗誦者的聲音、情和心願。我們都要出牆報,演小戲,唱調、姿態,抓住了每一個人的回過頭去眺望一下父親這救亡歌曲,朗誦抗日詩篇並創情緒,使得全場上都不敢大聲位世紀詩翁的人生旅程,他從作文藝作品,向民眾宣傳抗戰呼吸。” “不放鬆每一個朗誦少年時代就喜愛詩歌並開始進必勝的道理。 ”“我們十四的機會”,以達到向人民大眾行創作,常與同好們組成詩社,個,曾在多少偉大的場合中朗宣傳抗戰必勝信念的目的,這探討吟唱﹔從青年時期投入時代誦過詩,也曾在溪水邊,綠就是父親在民族危亡關頭,克與社會大潮后,他更是在歷次社樹下,煙雨之中,做過詩服重重艱難險阻所做的工作之會變革、民族危亡的時刻,不忘歌朗誦問題的探討。 ” 1938一,他盡力推動、組織這項工發揮詩歌朗誦這個武器不可小視年,這支文化工作團在到達商作並參與其中的作用與影響。城之后的一個傍晚,就在這抗我父親對於詩歌朗誦的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戰前線召開了第三次文藝座談推進、支持與宣傳,還表現在我父親懷著滿腔抗戰激情和對會 ——詩歌朗誦運動大會。小他的著作中。從抗戰時期開始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立即小的庭院,被戰斗在前方的青到他去世,他這方面的文章與奔赴前線。在堅守於抗戰正年和文藝愛好者們坐得滿滿詩作有十余篇,涵蓋了通訊特面戰場的五年中,他充分利用的。與會者不僅滿懷情感地寫、詩歌、散文和文藝理論等詩歌朗誦的強大藝術感染力,朗誦了各自愛好的詩篇,而多個門類。最早的是寫於1938積極發揮其便於傳播和易於發且就“詩歌,這抗戰中的號年的《詩歌朗誦運動展開在前動大眾的特點,無論是在抗日角 ”,朗誦詩的內容與形式,方》。這個有關詩歌朗誦著作前線還是在敵后,他都放開喉 山歌、民謠、鼓詞、小調與朗的開篇,就已經為我們帶來了“詩歌朗誦運動隨著民族解放的戰爭展開了”的大好信息:“在陝北有過‘破題兒’的嘗試,此后,廣州、武漢……也響應了起來。……這個運動的本身已經惹起大眾的注意,已成為鐵的事實。”之后的著作還有1954年1月的理論文章《詩的朗誦》、1956年1月的新詩《迎春——迎春詩歌朗讀大會開場詩》、1963年3月的新詩《詩在發言》和《詩,站起來了!——根據在“北京首次星期朗誦會”上的講話寫成這首詩》、1981年5月的序言《要記住三億少年兒童——〈少年兒童朗誦詩選〉代序》、1983年8月的新詩《寫給日本朗誦團的同志們》、1985年6月的新詩《回來吧,快快回來吧!——為失足青少年朗誦會而作》、1985年12月的新詩《生命試卷的鑒定——向老山抗越前線戰士們致敬!》、1986年2月的新詩《藝術新花朵——祝北京朗誦藝術團建團五周年》、1986年4月的散文《來自南疆的老山蘭》、1998年尾的新詩《給殷之光同志》等。這些著作的寫作時間,從1938年到1998年,六十年的時光,貫穿了父親的大半生。從這些詩文的內容看,它們涉及對詩歌朗誦理論和現狀的研究、對青少年在這方面的關注與培養、對於詩歌朗誦活動、團體和朗誦藝術家的支持以及對國際朗誦藝術團體的關注和友情,其中不乏多首專門為各種詩歌朗誦會而寫的詩篇。父親對於詩歌朗誦這項工作的用心,足見一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