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民初議會政治的敗因——以1912年國會選舉為例

2013年09月23日10:4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民初議會政治的敗因

各種政治勢力對選舉的參與程度不一,國會構成與政治力量格局的背離,直接決定了第一屆國會以至民初議會政黨制度的命運

民初的政治勢力紛繁復雜,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力量最為強大的是以大總統袁世凱為核心的北洋系,其次是以前革命派為主體的國民黨,再其次是以前立憲派為主體的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三黨后來合組進步黨),這三種可以說是全國性的政治勢力。第四種則是數量龐大但極為分散的地方實力派,這種地方勢力不是以省份來劃分的,比如國民黨控制省份中的大部分師、團長,其實並不真正忠實於國民黨,金錢和脅迫很容易使他們轉變立場,這在二次革命中看得最清楚,這種一盤散沙式的地方勢力是民初政治格局不同於其他時代的基本特點,袁世凱駕御這種格局的高超手段正是他取勝的關鍵。不同政治勢力對國會選舉的態度和參與程度有很大不同,因而在國會中獲得的席位也大不同,最終形成了國會構成與政治力量格局的背離,這直接決定了第一屆國會以至民初議會政黨制度的命運。

(一)國民黨的積極進取和組織力量

對國會選舉最為重視的是主要來源於革命派的國民黨,民初國民黨的組織力量,雖然在實際斗爭中還不如北洋集團老式的家長制那樣有效,但比其他的政黨已經是有力得多了。國民黨依靠本黨掌握的一切資源籌措競選經費,並且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分配,以資金充足地區補助資金不足地區。比如,河南是北洋派的地盤,很難就地籌措經費,所以河南國民黨成立支部和競選的費用,都是1912年9月從當時暫住北京鐵獅子胡同的黃興那裡領來的,結果有大批國民黨員在袁世凱的老巢河南當選國會議員,競選成績顯著。

國民黨還利用提名助選的方法,把有限的選票資源做合理的分配,盡量用最少的選票選出最多的議員。有的國民黨員甚至本人完全不必出面競選也可以當選,比如安徽黨員汪建剛,經其宗兄時任都督府顧問的汪菊友推薦,由國民黨安徽支部提名,再由汪菊友給徽州當局寫了八封信,本人隻印了十打照片和兩百張名片,自己沒有參加任何競選活動,就順利當選眾議員。

上述種種努力的結果是國民黨在第一屆國會選舉中獲得大勝,在參議院取得了絕對優勢,在眾議院也取得微弱優勢。

(二)立憲派各黨(進步黨系)組織鬆散的競選

主要來源於前清立憲派的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對國會選舉也很重視,但是共和黨、統一黨都反對“政黨內閣”的政策,民主黨雖然主張“政黨內閣”,但由於本黨力量很弱,實際上只是對一種政治理論的認同。由於沒有通過政黨內閣掌握政權的雄心,立憲派各政黨投入競選取得國會多數席位的原動力與國民黨相比自然大打折扣。當時立憲派最有力量的是共和黨,其在地方上最大的支持者是湖北都督黎元洪、四川都督胡景伊,兩省的重要位置大都被共和黨把持。但是,共和黨湖北支部馬宙伯、張漢等挪用湖北官錢局官票五十萬串用於競選,1914年段芝貴出任湖北都督時不准銷賬,馬等到北京向黎元洪求情,曾任共和黨理事長的黎元洪憤憤然說:“誰叫你們為五個參議員花這麼多錢,比前清捐五個道台的錢還多呢。”

可見,雖然共和黨得到了湖北、四川等省行政力量的支持,但支持的程度是不能和國民黨相比的,統一黨在河南等北方省份得到北洋系少許的支持,民主黨得到的支持就更少了。為了與國民黨抗衡,三黨不得不在1913年4月國會召開后合並組成進步黨。在袁世凱大筆金錢的資助下,進步黨才通過分化國民黨議員在眾議院扭轉了劣勢,而參議院仍被國民黨控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