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民初議會政治的敗因——以1912年國會選舉為例

2013年09月23日10:4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民初議會政治的敗因

1911年12月29日,17省會議代表在南京選舉產生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以16票的絕對多數當選。

民初議會政治失敗是中國近現代史的最大關節點之一,分析第一屆國會選舉中存在的若干缺陷有助於理解失敗的原因。首先是選舉規模急劇擴大,組織混亂,選民雖多但素質低,不理解民主政治,不能給國會有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各主要政治勢力參與程度不同,特別是最強的北洋派及地方實力派幾乎沒有參與選舉,選出的國會與實際政治格局完全背離,國會沒有權威,無法正常運作,最終被國會以外的強大勢力推翻。

規模急劇擴大、選舉質量低下:忙亂的組織者和不知所措的選舉人

所謂選舉規模的急劇擴大,是指相對於1909年前清咨議局選舉而言。全國規模的選舉在20世紀初的中國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政府對於如何組織大規模的選舉,選舉人對於如何理解和運用選舉權,參選人對於如何競選議席,都沒有充分的准備,客觀上需要有一個學習、摸索的過程。民初國會的選舉規模比僅僅三年以前的咨議局選舉急劇擴大了24倍之多,1909年咨議局選舉全國選舉人總數不過170多萬人,到僅僅三年之后的1912年,國會選舉的選舉人總數猛增到4000多萬人。按照全國人口大約4億人計算,選舉人比例從0.4%猛增到10%。經過這樣一次選舉權急劇擴張的大躍進,民初第一次國會選舉成為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會選舉之一。

對於數以千萬計的選舉人來說,選舉權像是天上掉下來的,毫無心理上和知識上的准備和訓練,令人不知所措,好像選舉權不是需要盡力爭取的權利,而是官府派下來的一種差事。有記者在南通採訪選舉,聽到了一個選舉人令人啼笑皆非的自述:“余(鄉人自謂)父在日亦嘗為農會會員也,每年春日即有持入場投票証至余家者,余父屆日必赴會所,且攜兩元為投票費。日前有投票証至余父者……余因余父已死不果來城,不意昨日又有以投票証見惠者,余恐不來城必有不測禍,不敢不來,且並前次投票費亦一並帶來補繳,不識能不怪余之來遲否也。”

像江蘇南通那樣的糊涂選民,恐怕在四千萬選舉人中要佔多數。還有很多選舉人已經學會了用選票換兩三角錢或是幾碗米粉,這總算是一種進步,畢竟他們意識到了選舉權是一種有用的權利。此類難以記數的拖著辮子徘徊在投票站的選舉人和他們最后選出的國會將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幾百名國會議員的個人力量恐怕還抵不過一個連的士兵,國會的權威來自於其背后的四千萬選民,但這樣的選舉人能夠給國會以有力的支持嗎?歷史清晰地回答了這個問題,1913年11月4日袁世凱以查禁國民黨為由,非法取消了四百多名議員的資格,致使國會無法開會,參、眾兩院提出抗議,但無濟於事,此時全國四千萬所謂選舉人默然無聲,能夠聽得到的隻有各省軍人、官吏的叫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