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老一輩革命家對人民群眾的至親至愛

魯  青

2013年09月26日08:30   來源:《黨史博覽》雜志

原標題:老一輩革命家對人民群眾的至親至愛

給老農祝壽

毛澤東在戰爭年代曾多次拒絕為自己祝壽,但卻親自為一些普通農民祝壽。1945年元宵節的前一天,毛澤東在延安的棗園外散步,看到幾個老農在地頭休息,於是就走過去與他們交談。當得知有兩位老人同歲,當年都是60歲,正月十五就是他們的生日后,便建議為他們祝壽。一位老農說:“咱們窮苦人過生日賀啥壽呢!”毛澤東說:“如今翻了身,生產得好,人壽年豐嘛。明天正好是元宵節,請你們到我那裡坐坐,大家一起祝個壽。把村子裡所有的老人都叫來吧,千萬不要客氣。”第二天,毛澤東作了准備,請來了棗園村的24位60歲以上的老人。毛澤東給他們一一敬酒,給每人還送了一條毛巾、一塊肥皂。老農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正確對待群眾的意見和罵聲

1941年6月3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正在小禮堂召開縣長聯席會議,天上下雨打雷,將延川縣政府代縣長李彩雲劈死了。結果傳言四起,議論紛紛。有個農民借機發泄不滿,逢人便說:“老天爺不開眼,雷劈死了縣上的干部。雷公為什麼不劈死毛澤東?”事情發生后,邊區政府有人主張清查抓捕那個農民。這話傳到了毛澤東的耳朵裡,他對邊區政府的做法進行了制止,但讓邊區政府查明原因。后來搞清楚是因為我們這一年征糧過重,引起了群眾的不滿。於是,決定減少征糧任務,在全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1944年,有個老鄉針對部隊個別人違反紀律的問題,給軍分區司令員提意見。毛澤東聽到后很高興。他說:這是天大的好事!那個老鄉很有覺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氣,受當兵的欺負,他們敢怒不敢言。現在這個老鄉敢向我們分區司令員提意見,敢批評這位“長官”,你們看這有多好!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變化!毛澤東不僅正確地對待提意見,重視所提的意見,還鼓勵提意見。

關心身邊的戰士

毛澤東十分關心身邊戰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一件突出的事就是悼念張思德。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的文章大家非常熟悉。這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呢?張思德是在燒炭時因窯塌而壯烈犧牲的。毛澤東聽到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對隊長說:“前方打仗死人是沒有辦法的,后方生產勞動死人不應該!”當他聽說張思德的遺體還在窯洞裡時,生氣地批評說:“怎麼能這樣呢?要盡快挖出來,放哨看好。山裡狼多,要是被狼吃了,你的隊長就不要當了!”隊長說:“主席,我們打算挖出來就地安葬。”毛澤東堅定地說:“不行。”經過考慮,他明確交代:“第一,把張思德身上擦干淨,給換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開追悼會,我要去講話。”《為人民服務》就是毛澤東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的演講。這篇演講感動和教育了無數人。

毛澤東一生意志堅強。但是,他也曾因為洪水、地震死人及看到群眾生活困難而流淚。1950年,我國淮河發生了特大洪水。當毛澤東從皖北區黨委發來的災情報告中看到,由於水勢凶猛,有些災民來不及逃生,或被淹死,或棲身樹上,有的從樹上墜水喪生,有的在樹上被蛇咬死時,流淚了。1957年12月中旬,警衛中隊的一名戰士探家回來,帶回來一個摻雜著大量糠皮的窩頭,毛澤東掰了一塊放在嘴裡,流下了眼淚。1976年唐山發生大地震,毛澤東從簡報上得知死了很多人時,竟當著醫生的面失聲痛哭。毛澤東曾對賀子珍說過:“我這個人平時不愛落淚,只是三種情況下流過眼淚。一是我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看到他們流淚,我忍不住要掉淚。二是跟過我的通信員,我舍不得他們離開。有的通信員犧牲了,我難過得落淚。我這個人就是這樣,騎過的馬老了,死了,用過的鋼筆舊了,都舍不得換掉。三是在貴州,聽說你負了傷,要不行了,我掉了淚。”這反映了毛澤東是一位很重感情的人,對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人民群眾中最安全

1949年,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由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遷往北平。當毛澤東一行到達頤和園休息時,卻看不到游人。后來得知是中央社會部為了毛澤東的安全,把人清理出去了。毛澤東知道后很生氣,對李克農說:“你蠢嗎!你把水全都排干了,你要保護的那個魚還講什麼安全?”李克農解釋說:“北平剛解放,城裡城外的特務很多,搞破壞和暗殺活動很猖狂,我不能不嚴加防范。”毛澤東說:“魚離開了水,你安安全全地干死在那裡,餓死在那裡吧!”后來搬進了中南海,毛澤東很不習慣。有一天,他約衛士李家驥到郊區走一走,衛士說有紀律不能去。毛澤東長嘆一聲說:“唉,這個規定沒有錯,但把我和群眾隔開不行啊!我見不到群眾就憋得發慌。我是共產黨的主席,見不到他們還算什麼主席,算什麼領袖!我們共產黨人,我們各級領導是魚,人民群眾是水,離開了水,魚就要渴死!不知你們是不是理解我的心情。”1958年1月,毛澤東曾在浙江杭州“突襲”視察全國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小營巷,以便了解真實的情況。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家鄉韶山。他對陪同的公安部部長羅瑞卿提了幾個要求:“一、不要派部隊去韶山,特別不要派公安人員去﹔二、給我行動自由﹔三、我要廣泛接見群眾。”他還一再解釋:“韶山不是別處,這裡都是我的老鄉,是我的鄰居、族戚,他們不會害我的。”在韶山,有一天,他竟與3000多人握了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楊麗娜)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