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青
劉少奇的故事
開到深夜的座談會
1958年7月,劉少奇到天津拖拉機廠去調研,召開有基層干部群眾參加的座談會。在會上,他讓與會的人喝茶水,抽中華牌香煙,而自己抽帶來的前門牌香煙。由於會議氣氛熱烈,從晚上7點一直開到晚上11點。主持會議的河北省省長劉子厚給劉少奇提醒,時間不早了,可否結束。劉少奇卻說:“不忙,大家湊在一起不容易,就讓大家多聊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自己想講的話都講了出來。結果座談會一直開到了午夜1點,散會時,大家還戀戀不舍。這一次會議,給該廠的干部群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南海裡的“社員”
1958年秋的一天,秦皇島北戴河區草廠大隊隊長楊少洲到中南海去看望劉少奇,走到西門口時被哨兵攔住了。楊少洲說:“少奇同志是我們草廠大隊的社員,我來看看我們的社員呀!”哨兵撥通了劉少奇辦公室的電話,得到同意后楊少洲才被放行。原來,這年8月的一天,住在北戴河中直機關招待所的劉少奇提出要到附近的生產隊去參加一下勞動,並作一個農村情況的調研。工作人員將劉少奇安排到北戴河區草廠大隊。於是劉少奇就與草廠大隊結下了這段深厚的情誼,草廠大隊的干部不時地到北京看望他。
傳為美談的一次交談
195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首屆群英會。時傳祥作為全國勞動模范參加了大會,並在主席台上就座。會前有個接見,在接見時劉少奇與時傳祥有一段推心置腹的交談。劉少奇說:“我們在黨的領導下,都要好好地為人民服務,你掏大糞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國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會后,這一段話廣泛流傳開來,在廣大人民群眾中一時傳為美談。
在家鄉的深入調研
1960年,中央提出將這一年作為“實事求是年”,大興調查研究之風。4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一結束,劉少奇就到了長沙,開始為期44天的湖南農村調查。他到達的第一站是寧鄉縣東湖塘公社王家灣大隊,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當地的“萬頭豬場”。當他看到與所宣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時,決定就在這裡住下來,調研就從這裡開始。經過走門串戶的查看和訪談,他掌握了第一手的情況。對工作沒做好,他心情很沉重,不斷向群眾承認錯誤。他到小時候的放牛伙伴李桂生家裡聊家常,李桂生說:“叫我看,去年糧食減產,干旱是有一點影響,但不是主要的。我講直話,主要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是‘五風’刮的咯!”這個調研后來對他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講實話,講老百姓的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危急時刻先救群眾
1960年4月,劉少奇南下視察。一天,他坐客輪從重慶到武漢,晚上突然狂風大作,大雨傾盆,江上波浪滔天。輪船在前進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忽然發現前面有幾隻小木船在風雨中漂蕩。“情況危險,怎麼辦?”“我們的船也很危險,怎麼救?”“我們的任務是保証國家主席的安全,偏離航道,會出事的,萬萬使不得!”風浪聲和人們的呼喊聲驚動了正在辦公的劉少奇。他毫不遲疑地要求:“馬上靠過去搶救!”有人說,這樣做會很危險的。劉少奇說:“不能因為我個人的安全就不救群眾。我是國家主席,也正因為是國家主席,才更應該首先搶救人民群眾!馬上讓船靠過去!”按照劉少奇的指示,一場搶救落水群眾的戰斗打響了。船長和船員們沉著應對,很快把小木船上的落水者一一救上了客輪,當被救的人們知道他們乘坐的船是國家主席的座船時,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