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聯軍
●“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人民群眾是黨和政權的生命源泉,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毛澤東離開西柏坡時說:“進了城,我們就正式管理這個國家了,更要多為人民著想。李自成勝利了就忘記了人民,不然他是不會失敗的。”歷史和現實都反復証明,人心向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黨隻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
在毛澤東心目中,李自成既是一位歷史英雄,又是一面歷史明鏡。每每在中國革命發展的重要關頭,常常提起。尤其在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重要時刻,毛澤東更是以李自成這個浴血奮戰16年,卻隻在紫禁城坐了41天皇位就被趕下台的失敗者來警示自己、告誡全黨。
在延安時,當毛澤東讀了描寫李自成起義的章回體歷史小說《永昌演義》和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后,就為李自成農民起義的失敗唏噓不已,稱其是自秦兩千余年來,推動社會向前進步的幾十次農民戰爭中極著名的一次。但因驕傲而腐敗,因腐敗而亡國,一個含辛茹苦沖鋒陷陣、流血流汗打出來的政權,居然沒幾天就糟蹋殆盡。這個悲慘的結局令人膽寒,這種“錯誤”誰犯得起?1944年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的講演中指出:“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在毛澤東的倡導下,延安《解放日報》全文轉載了《甲申三百年祭》。1948年底,中共中央接管平津兩市之后,毛澤東在對接管干部的重要談話中,又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他說,我們不能像李自成進北京,一進城就變了。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毛澤東把此行比作“趕考之旅”,他特意號召全黨同志再看一看《甲申三百年祭》。“小心,不要中了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不要當李自成。”
從毛澤東多次提及李自成,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偉人超越時空的深邃思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 |
相關專題 |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