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廣東改革開放的奠基人

2013年10月12日15: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廣東改革開放的奠基人

▲1979年1月,習仲勛在廣東省海南島大東海灘。

在廣東工作期間,習仲勛考察海康縣時與群眾交談。

在廣東工作期間,習仲勛深入工廠調查研究。

編者按

今年10月15日,是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

習仲勛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之一,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誕生,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頑強奮斗,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習仲勛代表省委率先向黨中央提出賦予廣東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試辦經濟特區,帶領全省人民敢想敢干敢闖,大膽實踐,開拓創新,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為黨、國家和民族作出了重大貢獻。習仲勛晚年長期在深圳生活,熱切地注視著深圳經濟特區的成長,關注深圳前進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個成績。習仲勛“深圳是我的家,我要看著深圳發展”的情懷,激勵著深圳建設者改革創新,共筑中國夢。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勛銘青史——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專題報道,追記習仲勛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的豐功偉績。

從1978年4月到1980年年底,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在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裡,習仲勛咬定青山不放鬆,帶領省委班子,無畏無懼地開啟了廣東先行一步的大幕,南粵大地率先奏響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

組織全省地委書記到港澳考察

研究廣東改革開放初期歷史的李軍曉博士告訴記者:“1978年9月19日,新華社報道了習仲勛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觀點的文章《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加快前進步伐》,廣州的幾家報紙轉載了這篇文章,廣東開展真理標准問題討論的情況,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1978年,是結束十年動亂后的特殊年份,全國的形勢是既喜悅又沉悶。4月,習仲勛來廣東工作,同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初來乍到的習仲勛連續召集省委常委進行真理標准問題討論,以此統一廣東決策層的思想認識。

時任省委機要秘書的琚立銘對此印象頗深,他對本報記者說:“正是因為習仲勛思想解放,在大是大非的緊要關頭勇敢地站了出來,廣東思想解放之火被迅速點燃。”

“除了認真開展真理標准問題討論外,習仲勛還讓省委常委、秘書長楊應彬帶隊,組織全省的地委書記到港澳考察,打開干部的眼界,學習境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習仲勛還親自為全省8個地市負責人,包括湛江地委書記林若、韶關地委書記馬一品等打電話聯系。那時,農民出國考察是從來沒有的事,但中山小欖鎮永大大隊支部書記帶隊出國考察。當時,省政府批准了中山縣小欖鎮的出國申請后,又報國務院批准,農民出國考察,這在全國是第一宗。這次考察在全省改革開放、思想解放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廣東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對隨之展開的改革開放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李軍曉如是說。

上任之初,擺在習仲勛面前的還有一項艱巨任務就是有錯必糾,平反冤假錯案。琚立銘回憶說,習仲勛調查了解情況后,除了積極落實老干部、知識分子、華僑等各方面的政策,還重點抓了 “李一哲反革命集團案”、“彭湃家屬慘遭迫害案”和“海南儋縣血案”等冤假錯案。在主政廣東期間,通過平反冤假錯案和解決各種歷史遺留問題,使多達20萬干部群眾的冤假錯案得以平反昭雪,極大地調動了全省人民的積極性。而據習仲勛秘書張志功說,習仲勛自己的冤案即所謂“習仲勛反黨集團”和“彭、高、習反黨集團”冤案,一直到1980年初才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予以正式平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趙晶)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習仲勛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