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小家書中的大道理

——從家書看劉少奇教育子女的幾個觀點

魏芬

2013年10月12日15: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解決思想問題,不能操之過急”

當子女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劉少奇總是平等地、設身處地地與他們進行思想溝通與交流,並由此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和思想狀況,因材施教,就事說理。每次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們回來,劉少奇都請他們講所見所聞,談所思所想,及時幫助解決子女們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惑。他認為,“人的思想是可以改造的,但思想改造是長期的,並且是艱苦的,必須有決心和毅力。解決思想問題,不能操之過急。一次不通兩次,兩次不通三次” (劉愛琴:《我的父親劉少奇》,第304頁。)。

在與子女的溝通交流中,劉少奇盡量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大道理化為涓涓細流,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說服教育的目的。為了幫助子女明確無產階級價值觀的准確內涵,劉少奇在家書中多次使用了“吃小虧、佔大便宜”的表述。他在1955年5月寫給劉允若的信中指出:“不要怕自己吃了一點虧,不要去佔別人的便宜”,“要肯於為大家的事情吃一點虧”。(《老一代革命家家書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頁。)1960年1月,劉少奇再次詳細闡述這一觀點,並指出,佔小便宜,吃大虧﹔吃點小虧,佔大便宜,這是合乎馬列主義、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吃虧”、“佔便宜”這類的表述,初看有些市儈哲學的意味,但如果結合劉少奇在同一時期與子女的書信和談話,不難分析出,這一通俗而形象的表達實際上說的是如何處理個人利益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同長遠利益關系的大問題,由於交流對象是子女,劉少奇就採用了“吃虧”、“佔便宜”這樣通俗的提法,使子女更易理解和接受。在劉少奇與子女的交流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事實証明,這樣的交流、教育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家庭,可以從一個側面體現領導干部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准。通過這一封封真切質朴的家書,我們感受到的是劉少奇作為一個父親對子女的濃濃情意和殷殷期望,作為一名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堅強黨性和崇高風范。今天再讀這些家書,仍能體味良多。

﹝作者魏芬,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館員,北京100017﹞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