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廷玉
號召開展正規軍事訓練,提高人民解放軍現代化作戰能力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在軍隊中實施文化教育的指示》,以提高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的文化科學與技術水平。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為適應戰爭的需要,1950年12月3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主席的名義指示全軍:“現為適應目前形 勢的發展,需要加緊部隊的軍事訓練。”並提高了部隊軍事訓練教育 的時間比例。
針對部隊存在的文化教育抓得比較緊,軍事訓練和軍事紀律有些放鬆的現象,毛澤東於1952年10月13日提出:“從一九五三年六月一日開始,部隊訓練的中心轉入軍事訓練為主。” 毛澤東號召全軍要“開展正規訓練,迅速提高人民解放軍現代化作戰能力”。
從1953年6月起,全軍貫徹毛澤東關於要“開展正規訓練”的指示和中央軍委頒發的戰斗訓練命令,積極開展以戰斗訓練為主的正規軍事訓練。
1955年3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的開幕詞 中指出:“帝國主義勢力還是在包圍著我們,我們必須准備應付可能 的突然事變。今后帝國主義如果發動戰爭,很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期那樣,進行突然的襲擊。因此,我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要有所 准備,當著突然事變發生時,才不至於措手不及。” 4月29日,毛 澤東在聽取彭德懷關於武裝力量使用預案匯報后說:“我們的戰略方 針歷來是積極防御,作戰行動是后發制人,決不首先發啟戰端”。根 據毛澤東的指示,中央軍委於1956年3月6日至15日召開擴大會議。 會議確定,為了有效地防御帝國主義對我國的突然襲擊,保衛人民革 命和國家建設的成果,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根據我國 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和我軍實際狀況,在未來反侵略戰爭初期,應 採取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3月23日,中央軍委將會議情況向毛澤 東並中共中央作了書面報告,得到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批准。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積極防御戰略方針的提出和確立,為人民 解放軍的訓練提供了依據,把訓練引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全軍廣泛開 展群眾性練兵運動,涌現出大批神槍手、技術能手和一專多能人才。 為提高諸軍兵種協同作戰能力,經毛澤東批准,人民解放軍還在遼東 半島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抗登陸戰役演習。
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開展正規化訓練,取得了顯著成 績,在執行戰備任務和軍事演習中,表現出良好的軍事素質。但1958 年以后,由於錯誤地發動反對“教條主義”的斗爭,對軍隊的正規化 建設和軍事訓練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1960年,葉劍英任軍委軍事訓練和軍事學術委員會主任。他總 結前幾年正規軍事訓練的經驗,提出訓練要進行改革,要注意打基礎﹔在技術戰術上要做到開得動、打得准、聯得上、合得成。1962年,鑒於當時國際形勢比較復雜,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軍委發出“備戰整軍,增加全訓師,大搞訓練”的指示。按照這一指示,全軍積極開展了渡海登陸、抗登陸作戰訓練和高原、山地訓練,以及近戰夜戰訓練、游泳和武裝泅渡訓練。
在全軍開展軍事訓練中,南京軍區某部副連長郭興福的把練思 想、練作風和練戰術、練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的練兵方法,受到葉劍英 的肯定。葉劍英向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寫報告,建議軍委向全軍推廣郭 興福教學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