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鄧發在抗日戰爭期間曾任中共駐新疆代表,並負責領導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和西路軍總支隊(對外稱“新兵營”)的工作。在新疆的兩年間,鄧發積極開展對盛世才的統戰工作,為保衛和建設新疆,支援抗日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 鄧發 新疆 革命活動 貢獻
鄧發(1906年3月7日~1946年4月8日),原名鄧元釗,廣東雲浮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1922年參加香港海員大罷工。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省港大罷工和東征戰役、廣州起義。歷任中共香港市委書記、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委組織部長,閩粵贛邊特委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兼政治保衛局局長﹔長征中任縱隊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期間任中共駐新疆代表、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民運委員會書記。先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45年9月,代表解放區職工出席在巴黎召開的世界職工代表大會。1946年4月8日,在由重慶返回延安時因飛機失事遇難。
一、受黨中央委派赴新疆,出任我黨駐新疆代表
紅軍長征勝利后,為了使西北地區聯合抗日局面早日實現,並打通和共產國際聯系的渠道。中共中央在積極作好張學良、楊虎城統戰工作的同時,還注意開展對其他地方實力派的工作。1936年6月,鄧發受中共中央委派,赴新疆聯絡新疆邊防督辦盛世才。鄧發從延安到西安,通過關系弄到一張由國民黨甘肅省主席委任到甘肅某縣當縣長的委任狀,靠這張委任狀從西安坐車到了蘭州。為了能從蘭州到新疆,鄧發想了許多辦法,最后打聽到蘭州有一戲班應盛世才的邀請要去新疆演戲,他就化裝成失業工人,找到戲班班主,要求到戲班做打水掃地的雜工賺飯吃。戲班老板看鄧發身體好,就收他當雜工。為了取得老板的信任,不論苦活臟活鄧發都盡力去做,不叫苦不叫累。當這個戲班去新疆時,老板讓鄧發牽駱駝馱行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編:《鄧發烈士傳略》,《新疆烈士傳》(第一輯),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頁)鄧發同戲班沿途日行夜宿,風餐露宿,走了將近兩個月才抵達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之后,同蘇聯駐迪化總領事館取得了聯系。在蘇聯駐迪化總領事館的幫助下,初步建立了中共中央與盛世才的聯系,后在蘇聯駐迪化領事館安排下乘飛機到了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中國革命的情況。1937年9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從蘇聯回國到達新疆,化名方林,出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兼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負責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和“新兵營”的工作。(《鄧發》,《中共黨史人物傳》(第三卷:英烈篇 模范篇),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頁)
二、致力於“新兵營”建設,為我黨培養特種軍事人才
1937年4月,以援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進入新疆為契機,通過蘇聯的斡旋,中共中央派陳雲、滕代遠等人,從蘇聯到迪化與盛世才取得聯系。經協商,盛世才同意西路軍左支隊進入新疆,並於7月下旬,遷到迪化東門外營房。考慮到當時國際、國內和新疆的政治形勢,以及盛世才的要求,決定對外稱“新兵營”。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陳雲任中共駐新疆代表,並負責領導“新兵營”工作。
鄧發接替陳雲的工作后,繼續領導“新兵營”廣大指戰員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汽車、裝甲車、坦克、炮兵、無線電等特種軍事技術。1938年1月,他根據中央批准的陳雲的意見,將從西路軍總支隊挑選的呂黎平等25人和從延安派來的19人,(《鄧發》編委會編:《鄧發》,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頁)送到新疆邊防督辦公署的航空隊學習航空技術。這批同志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學習現代化的軍事科學技術有不少困難。鄧發經常鼓勵他們要奮發圖強,立志學好,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作棟梁之材。他建議成立學習互助組,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他還指示黨支部要好好研究如何學好的問題。在他的領導和幫助下,同志們刻苦鑽研,以頑強的革命毅力克服困難,努力掌握航空技術,因而進步很快。航空隊第一次考試,我們選去的學員的成績都比盛世才的航空隊員好。
鄧發經常去“新兵營”營地,深入到指戰員中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訓練等情況,參加他們的黨組織生活,並親自為他們講政治課和黨課。鄧發在1939年9月在給黨中央的報告中寫道:有“汽車(兵)67人,鋼(裝)甲(兵)50人,炮兵87人,無線電(兵)34人,空軍42人,合計280人。”此外,還培訓了部分軍醫、獸醫,先后派出50多人往蘇聯學習情報技術。這些同志在較短的時間內即完成了學習和訓練任務,成為我黨我軍培養的特種兵軍事人才。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