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我軍主動撤退的登步島之戰(下)

毛德傳

2013年11月21日13:28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我軍主動撤退的登步島之戰(下)

面對優勢強敵,又背靠大海,撤退稍有不慎,即有全師覆滅之危。過去的兩天兩夜血戰中,往往是白天敵合力攻我,我軍乘夜反擊。胡煒根據這一作戰態勢,指示一八三團杜紹三團長和一八二團參謀長劉正昌(劉后為我二十一軍副軍長)各組織一支有力小部隊,入夜后佯攻牽制敵軍,輪番交替掩護主力撤退。接到指示,一八三團挑選班排長及老兵30余人,由九連連長夏少卿指揮,組成7個戰斗組,天黑以后用各種輕重武器以及手榴彈炸藥包猛擊敵陣,我迫擊炮也連連轟擊。全團軍號手更是集中吹響嘹亮軍號。國民黨官兵誤以為我軍要大規模進攻,急忙採取守勢,直到漸漸聽不到我方炮聲,才知我大部隊已陸續登船返回桃花島去了。原來,在我佯攻敵軍陣地時,李清泉指揮大批船舶有序地穿梭往返,保障了我登島部隊帶傷員和敵人俘虜於6日晨3時前全部安全返回桃花島。參戰的舟山船工做出了巨大貢獻,蝦峙鄉鄔德位、湖泥島周阿德、六橫邵仁夏、周振祥、樂香友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登步戰斗時,隻我一八一團(團長婁學政,政委劉建功)留守桃花島,並准備登步攻克后進擊朱家尖。當時如果將一八一團調去登步島,則有可能將已解放的桃花、蝦峙,六橫諸島送還敵手。所以說,在登步之戰,我軍及時殲敵后撤回,保存了有生力量,粉碎了蔣介石、陳誠“制造又一個金門”的美夢。

寶貴經驗

登步之戰的經驗為我軍領導所高度重視。粟裕1949年11月14日致電七、九、十兵團並報軍委,明確指出:對舟山等島之攻擊,須經審查批准后方可發起。11月22日,粟裕致電軍委和毛主席“建議軍委推遲攻擊舟山的時間,加緊發展海空軍。在打法上,以海空力量給舟山之敵海空軍以殲滅性打擊,然后以陸軍優勢兵力攻取舟山。”毛澤東主席於1949年12月5日、1950年1月11日兩次致電粟裕,要粟到北京與聶榮臻、李濤、劉亞樓會商攻擊方法。毛澤東同志於1949年12月18日和12月31日致電四野領導並告葉劍英、鄧華、賴傳珠、洪學智,指示攻取海南島應注意事項,指出“渡海作戰,完全與過去我軍所有作戰的經驗不同,即必須注意潮水與風向,必須集中能一次運載至少一個軍(四五萬人)的全部兵力,攜帶三天以上糧食,於敵前登陸,建立穩固灘頭陣地,隨即獨力攻進而不要依靠后援”,“並望向粟裕調查渡海作戰的全部經驗”、“以充分准備確有把握而后動作為原則,避免倉猝莽撞造成過失”。到1950年4月下旬,我軍已經奪得浙、蘇、滬上空部分制空權。對此,台灣的國民黨“國防部”驚呼:“我在舟山方面之制空兵力,顯已陷於劣勢。如我之制空權一旦喪失,則我之制海權,亦必相繼不保”防衛舟山“在制空制海落於敵手之后,實不易持久”。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特稿

毛澤東38年黨校講話全文首次發表(圖)

主治醫生:毛主席晚年為何不願動手術?

盤點:毛澤東家族犧牲的6位英烈|組圖

圖書連載:獨領風騷 毛澤東的心路解讀

>>黨史頻道精選

周恩來與胡適逐漸疏離:大歷史脈絡中的人物關系

劉少奇與王光美的婚姻生活:相濡以沫 風雨無悔(組圖)

開國元帥羅榮桓:毛澤東稱之為“一生共事的人”

“堅強老戰士”徐特立:57歲參加長征 黨中央兩次為他祝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