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涯分水嶺
剖腹得救后,續范亭輾轉到杭州休養。在那裡,他開始閱讀《資本論》《辯証唯物主義》及其他一些社會科學書籍。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如獲至寶,孜孜研讀。
1936年11月,續范亭應楊虎城之邀到達西安。在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中,他積極為張學良、楊虎城出謀獻策,對穩定“三位一體”格局、協調各方關系、發展事變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西安事變”也成為續范亭政治生涯的分水嶺。因為共產黨代表南漢宸多次找他面談,他又首次會見周恩來進行親切長談。從此,他在共產黨的指導下,以新的身份和姿態踏上抗日救國的征程。
“七七”事變爆發后,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成立,續范亭擔任主任委員。他與彭雪楓、程子華、南漢宸等密切合作,大力發動群眾,半年之內即發展游擊隊、自衛隊9萬多人,成為山西新軍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創建和鞏固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抗日反頑轉戰多
1939年3月,閻錫山召開“秋林會議”,布置投降反共,宣傳抗戰的前途是“中日不議而和,國共不宣而戰”,拋出了《軍事統一方案》,要消滅新軍和八路軍。續范亭對閻錫山的反共投降言論進行了堅決駁斥,痛哭流涕朗讀孫中山遺囑,使閻錫山坐立不安。會后,續范亭繞道延安會見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匯報了“秋林會議”詳細情況和閻錫山的新近表現。毛澤東高度贊揚續范亭在山西組織抗戰的功績,並為他指出了抗戰到底的方向。
1940年1月,晉西北新軍總指揮部成立,續范亭被推選為總指揮。2月,晉西北行政公署在興縣成立,續范亭任行署主任,后來又被延安總部任命為晉西北軍區副司令員。他同戰士們一起睡土炕、吃黑豆,帶病行軍打仗。
事業垂成公遽死
1941年夏天,本來身體就很虛弱的續范亭,因為頻繁的戰斗、繁重的工作和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生活,使他的肺結核、胃病、氣管炎反復發作,最終一病不起。黨中央毛主席知道后,立即安排他到延安治療休養。此后6年,是他生命的最后階段,也是他歷史上更為光輝的一頁。毛主席對他非常關心和尊重,幾年間,寫給他的信有14封之多。因為兩人同年生,且續范亭比毛主席整整大一個月,所以信中毛主席一般稱呼續范亭為“范亭兄”。
1947年9月12日,續范亭懷著中華民族解放必成,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在山西臨縣都督村逝世,終年54歲。轉戰陝北的中共中央根據他臨終前的申請,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澤東主席專門為他題寫了挽詞:
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
有雲水襟懷,有鬆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
(續葉琴)
推薦閱讀: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特稿
>>黨史頻道精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