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人:史 策
1933年,毛澤東同志在才溪鄉調查(繪畫局部)。
才溪中學學生在館內參觀
才溪鄉調查館外景
《才溪鄉調查》(本版照片均為資料圖片)
八十年前,1933秋冬之交,毛澤東同志前后三次到閩西山區的才溪鄉,調查政權建設、擴大紅軍、經濟建設、擁軍優屬、支援前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況,寫下了《才溪鄉調查》一文。該文回答了“在國內革命戰爭的環境下,根據地建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質疑,駁斥了左傾機會主義的種種錯誤論斷,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思想的形成進一步奠定了基礎,在黨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鑒往知來,溫故知新。八十年后,再次走進這一地方進行詳盡的實地考察,不僅可以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巨變,還可總結經驗,為我國廣大農村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邁向更美好明天提供重要啟示。
上世紀30年代初,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是紅軍的重要根據地、模范蘇區。全鄉4928人有1319個16-55歲的青壯年,1018個“外出當紅軍、做工作”,比例高達79%。在鬧革命參軍熱潮中,全鄉先后犧牲1千多人,在冊烈士962人。全國解放后,30多人擔任了黨政軍地師級以上領導職務,其中10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以至有“9軍18師”之說。更由於毛澤東同志來此作過調查,頗有知名度。轉眼80年過去,這個已改鄉為鎮的昔日革命聖地,像我國其他許許多多農村一樣,舊貌煥新顏,發生了巨大變化。
八十年巨變翻天覆地
在80年前毛澤東同志來調查時,才溪鄉指的是上杭縣才溪區的上才溪和下才溪兩個鄉,有8個自然村,共1026戶人家。而現在的才溪,1993年鄉改鎮后地域有所擴大,統轄14個行政村,面積116平方公裡,耕地14325畝,戶數達6436,人口增到2.5萬,其中7個村1.5萬人集中住在以鎮政府為中心的沿溪兩岸。
上世紀80年代全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改革之后,才溪的變化尤為明顯。
⒈經濟產值與收入不再依靠農業
在上世紀80年代,才溪經濟的主要成分與生活幾乎百分百靠種植業和少量林業,勞動生產的主要內容還像過去那樣“耕田割禾”“開山開荒”及養豬、養雞鴨,而現在主要依靠外出承包工程和務工。2012年全鎮社會總產值4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建筑業佔了35億元,農業產值僅1.25億元。全鎮有資質的建筑企業達34家,常年在外務工(主要從事建筑業)的近8000人,佔全才溪青壯年人數的60%以上。村民收入80%靠在外包工與務工,平均每家有1.6人常年不在家。2012年全鎮各項存款共達18510萬元。
⒉村民溫飽問題已經解決
據《才溪鄉調查》記載,“暴動前,貧農雇農平均每年隻有三個月吃米飯,其余九個月均是吃雜糧,青黃不接時要吃‘羊蹄子’(野菜),更有吃糠的”。暴動后“有了六個月的米飯吃,配合六個月的雜糧,一年就夠了”。“以每餐說,暴動前不能吃飽飯,現在能吃飽了”。衣服在“暴動前平均每人每兩年才能做一套衫褲,暴動后平均每人每年能做一套半,增加了百分二百”。再往后如何,無確切記錄。當下,已沒有人挨餓受寒,連2214個“低保戶”的溫飽也不成問題。7個60多歲的“五保戶”也住進了敬老院,鎮政府每個月給予每人300元生活費及其他幫助,保証有飯吃,有衣被穿蓋。全鎮住房都是磚土與水泥結構,人均面積達100平米。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房子,半數以上還是單門獨戶的小洋房。
⒊生活交通開始現代化
全鎮大多已安上自來水,每噸0.7元,已通電,農用0.55元/度、工用1.22元/度。鎮所在地與鄰近村做飯用上了罐裝液化氣,每瓶140元,靠山的兩個村子則仍燒柴火。交通方面有205國道和長深高速經過,鎮上設有客運站,可直達上杭、龍岩、廈門、福州及梅州、贛州等地。鎮與各村的道路多已鋪上水泥,鎮村主道大多安上了路燈。隨著收入的增多與生活的改善,閉路線、寬帶線、固話線與移動電訊等基本覆蓋全鎮。全鎮6千4百多戶人家擁有9654台電視機、4610部電話、4000多台電冰箱、2200部洗衣機、9800部摩托車、2780個互聯網用戶,私人汽車總量達5000多輛(大多在外登記注冊),65%的人有手機,青少年幾乎是人手一個。這些在過去連想都想不到。此外,鎮上還有1個電影院、1個加油站、3個網吧、3個音像店、5個快遞店,以及若干間旅館、食品店、衣服店、雜貨鋪、專賣店、修車鋪與一些簡易中小型的客貨出租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