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共和國為什麼能夠成功?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張雲聲

2013年12月26日08:29   來源:紅旗文稿

第三,始終重視政治思想工作,重視意識形態領域中馬克思主義佔主導地位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是從思想上建黨,讓共產黨員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努力奮斗。在建立人民共和國以后,要把曾在不同經濟地位和政治、文化影響下的億萬人民,引上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並自覺地堅持走下去,無疑更需要強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排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

中國經過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以后,社會經濟制度改變了,但人們的思想還是多種多樣的。依靠勞動為生的工人、農民和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已成為國家的主人。從總體上說,他們擁護尊重勞動的社會主義,贊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但是,對走社會主義道路,疑慮、不贊成,甚至反對者,也大有人在。1957年3月12日,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宣傳工作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長篇講話。他說,新的社會制度建立,還需要有一個鞏固的時間。“要使它最后鞏固起來,必須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堅持經濟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還必須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進行經常的、艱苦的社會主義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教育。除了這些以外,還要有各種國際條件的配合。在我國,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斗爭,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斗爭,還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毛澤東提出的這一思想理論觀點,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大貢獻。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長期性與復雜性,不僅有國內因素,還有國際因素。西方資本主義要通過意識形態領域的較量,和平演變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他們幾十年始終不變的政策。蘇聯共產黨的失敗,原因是復雜的,其中有一個極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打了敗仗。

在中國,由於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由於長期進行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人民共和國一直是穩定的。但是,居安思危,我們不可忘記蘇東劇變的歷史教訓。習近平總書記繼承我們黨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的優良傳統,在最近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