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親歷江青在小靳庄的一場鬧劇

陳大斌(北京)

2014年01月07日09: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74年,“批林批孔”運動正在全國蔓延。妄圖篡黨奪權的江青乘機到處煽風點火,在天津市寶坻縣小靳庄表演了一出鬧劇。當時,筆者作為記者受新華社派遣,隨同江青在小靳庄採訪,親眼目睹了她的那場“表演”。

卷進“批林批孔”運動的漩渦

早在1973年中共十大召開前后,毛澤東便多次提出,要把批判林彪同批判歷史上的孔子和儒家,推崇法家聯系起來。1974年1月,中共中央將供批判的小冊子《林彪與孔孟之道》轉發全黨,一場“批林批孔”運動隨之在全國展開。

江青唯恐天下不亂,竭力利用這場運動大做文章。1974年1月,江青在駐京部隊、中央和國家機關干部的兩次大會上,動員“批林批孔”,影射攻擊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央領導,還點名攻擊了一批中央和軍隊的領導干部。她叫嚷要批“現在的儒”,說中央有“很大的儒”。同時大反所謂“復辟回潮”,樹立“反潮流”的典型,煽動揪斗老干部,批判教育界、文化界的一批人。一時間,全國形勢又緊張起來,一些造反派又組織起聯絡站、上訪團,拉山頭,打派仗,有些人竟散布“不為錯誤路線生產”的口號,煽動停工停產,使全國剛剛趨向穩定的政治局勢和有所發展的國民經濟又遭嚴重破壞。

此時,“文化大革命”已進行了8年,全黨全國人心思定,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很不得人心。在新華社內部,大多數干部對江青等人的言行極為反感,對“批林批孔”運動採取消極應付、甚至抵制的態度。甚至有些人貼出了大字報,指出批林批孔的方向應當是清查林彪黑線和批判林彪的極“左”路線的流毒,表達出全社上下的共同心聲,在社內引起強烈共鳴。

我當時的思想狀況與社內多數同志基本相同,對江青等的言行非常厭惡,對 “批林批孔”運動很不理解,採取應付、躲避的態度。讓我高興的是,這時國內部農村組派我和另一位青年記者到昔陽、大寨“蹲點”,為期一年。春節過后,我們便趕往太行山裡的“蹲點”基地。我自以為這樣便可以躲過這場運動了,未曾想因為一個極偶然的機會,又被卷進這場運動的漩渦。

在大寨大約“蹲”了近半年時間后,這年6月,我們來到太原新華社山西分社。分社的同志說,與其這樣在一個地方死蹲下去,還不如到別處走走看看,開開眼界,也好有一個對比。我們接受了他們的建議,6月中旬去了晉東南地區,看了平順縣西溝大隊等一些老先進典型。在平順,我們聽說聞名全國的林縣“紅旗渠”引的就是平順境內的漳河水。林縣屬河南省,但與屬山西省的平順縣山水相連。我們便向總社國內部農村組請示,要求去林縣看看“紅旗渠”工程。農村組批准了我們的請求,並讓我們順便從林縣回京休整幾天。我倆在參觀了“紅旗渠”工程之后,於6月19日回到北京。

6月20日上午,我到農村組辦公室報到,剛與組裡同志們閑聊一會兒,時任國內部農村組組長的谷峰急匆匆地走進辦公室,通知我去社總編室報到,說有重要採訪任務。原來,總社剛剛接到中央辦公廳緊急通知,要求新華社速派熟悉工業及農村的記者各兩名,立即趕往天津。總社和國內部研究確定,由國內部工業組派出兩位老大姐,而農村組就派了我與另一位青年同志。

這天上午10時許,我們一行四人乘車前往天津。天津市有關人員與我們約定,由一輛黑色的轎車在京津公路津郊某個橋頭上等待我們。

雙方接上頭后,前來迎接我們的天津的同志說,你們的車跟在我們后面走。至於上哪兒去,他沒有說,我們也不便問。最后來到天津南郊一處有著很大院落、林木蔥蘢的招待所裡,這時已是午后。接待人員安排我們吃了飯,住下來,囑咐我們:就在房間裡休息,等待,不要外出。

要我們來這裡干什麼?為啥弄得如此神秘?等了整整一個下午,一直沒人理睬我們。晚飯后,時任新華社天津分社社長的朱波匆匆趕來,他對我們說,江青幾天前來到天津,主要是了解天津站工人批林批孔運動的情況,還要去農村聽農民批儒評法。她通過中辦讓新華社派四名記者來,要搞天津工人、農民的批林批孔的報道。

聽朱波這一說,我們才全明白了。我心裡好不懊惱!唉,這不是自己送上門來,硬往漩渦裡跳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