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我看舊瓶子不能丟”——葉劍英談舊詩以及相關故事

袁小倫

2014年02月08日08:14   來源:《黨史博覽》雜志

原標題:“我看舊瓶子不能丟”——葉劍英談舊詩以及相關故事

戴晴和楊菲菲的深情回憶  

先烈遺孤、著名作家戴晴是葉劍英的養女。在葉劍英去世后,戴晴曾撰文回憶了老人家對她詞作評點的往事:“他順口將我稱作女兒,很耐心地給我改詩。”“我十四歲的時候,由學校組織到郊區植樹,曾寫一首鼓動詞《清平樂 植樹》:三月熏風吹,遍禿山頂,揮鎬植樹林,石硬心更硬。這黑板報稿放在我自己的桌上,不幸被他看見。他找到我說:‘三月吹的不是熏風。詞對形式要求很嚴,不可以隨便增減字句。’”在葉劍英的熏陶下,兒女們都有很好的詩詞修養。二兒子葉選寧在1976年天安門事件中,跑到天安門廣場張貼自己寫的哀詩:“人生七十不為天,唯到君歸偏恨早。尸骨未曾寒,風雨漫如磐。五十年來事,錘煉人民志。泣血酹忠魂,濟濟后來人。”
  “文革”中期,葉劍英把原北平軍調部老部下楊尚德的女兒楊菲菲“收留”在身邊。楊菲菲后來曾以崇敬的心情回憶了葉劍英教她學習古詩文的若干細節:“自從來到葉伯伯身邊,我覺得他就像大海一樣,那麼寬廣,那麼深沉,那麼豐富。我常常沉醉在他的博學裡,這委實是一種高尚和優雅的享受。他給我講古今中外的故事,給我講古代詩詞,並教我詩詞寫作。有時在晚上,我和葉伯伯去樓后的小山上散步。我常跟在他的身后,背著手,學著他的樣子,搖頭晃腦地背誦詩詞格律,或者是一些經典詩句,都是葉伯伯給我挑選的。”“我的第一首律詩是失敗之作,葉伯伯說輕重音沒有掌握好,好幾處都是該平不平,該仄不仄。我問可不可以達到及格水平,他搖一下頭並拖著長腔說‘否定——’我很失望,但他停了一下,將頭轉了一圈接著又說‘之否定’,逗得我大笑不止,幾乎笑得面肌痙攣。葉伯伯說,我的詩雖然還不成熟,但文字和構思都不錯,就算是半個打油詩人吧。我立刻叫起來:‘啊,打油詩人還是半個呀?’葉伯伯還告訴我:這只是開始,一定不要灰心,要多背,多寫,熟能生巧。”

“ 葉伯伯非常喜歡唐代‘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也常給我講‘三李’的詩句。我欽佩葉伯伯有那麼多的學問,有時我覺得他的每一句話都充滿見識、智慧和力量。對於葉伯伯這樣的人,你無論對他怎樣的尊重和崇拜,仍舊還會感到欠缺。在葉伯伯的身邊,我越發渴望知識,渴望豐富自己,也開始喜歡獨立地思考很多問題。多年來,我的情趣和修養的培養和形成,不能說不是在那時候受到了葉伯伯的熏陶和影響。當然,我也更崇敬葉伯伯的為人,他的一生光明磊落,襟懷坦蕩。他也是這樣教導我的,要做一個真正的人,不趨炎附勢,唯利是圖。他曾經為我改名‘白雲’,取自於古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他非常詳細地給我講了那首詩的背景和寓意,希望我能成為像白雲一樣純潔和高尚的人。‘不移不屈不苟同’是葉伯伯的詩句,是他一生為人的寫照,更成為我所遵循的做人的原則。”

頻道精選:

毛澤東過年幾件往事:不愛吃餃子、給群眾拜年、曾鞠躬賠禮

盤點:7位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出版著作

記錄“國母”宋慶齡非凡一生的23張照片

【特別策劃】百戰老將 滄海一粟:紀念粟裕逝世30周年

珍貴瞬間: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祝酒照片(組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葉劍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