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佔仁
第五,“應該考慮政治后果”是要傳遞的實際情況。為什麼治病還要“考慮政治后果”呢?那是因為毛澤東不但在紅軍和黨內有著崇高的威望,而且是使國民黨反動派聞風喪膽的傳奇人物。這一點不論是共產國際還是中共中央都是有清醒認識的。1932年10月8日,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埃韋特給共產國際領導人皮亞特尼茨基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毛澤東迄今還是有聲望的領袖,因此為實行正確路線而與他進行斗爭時必須謹慎行事。”1932年10月7日,中共中央給中共蘇區中央局的電報指示:“現在我們反對將他從軍隊中召回,如果他服從黨的紀律的話。目前採取這一步驟,會給紅軍和政府造成嚴重的后果。”毛澤東是“大人物”,所以治病也要“考慮政治后果”。況且毛澤東這時並沒有病,如果以治病為由把毛澤東弄到莫斯科,無非是親者痛仇者快,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與拒絕毛澤東赴蘇聯治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33年9月5日,從上海發出的電報詢問是否同意受重傷的王稼祥去莫斯科治療,9月9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政治書記處政治委員會非常會議答復:“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他完成這樣的旅行,我們不反對他來這裡。”同日發給李竹生的電報說:“同意科穆納爾來這裡,如果他的身體狀況允許他進行這樣長途旅行的話。”當時王稼祥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也非常重要,路上也會有危險。為什麼不反對他去蘇聯治病呢?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王稼祥是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原來,王稼祥於1933年4月27日在江西樂安縣谷崗村紅一方面軍總部駐地因國民黨軍飛機轟炸,彈片打進腹部而負了重傷。正如他后來自述的那樣:“我傷口大化膿,幾乎死去。”這是真的有重病在身,如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頻道精選:
![]() |
相關專題 |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