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黨史文苑》發表文章“《沂蒙山小調》創作散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宣布過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一首是《茉莉花》,另一首就是《沂蒙山小調》。《沂蒙山小調》是一首革命歷史歌曲,它的詞作者和曲作者是當時共產黨領導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團的團員阮若珊和李林。這樣一首戰爭時期的革命歷史歌曲,如何成為今天廣為傳唱的具有濃郁抒情色彩的山東民歌了呢?摘編如下。
作為中國民族聲樂的代表人物,彭麗媛說:“我一直在探索創新民歌。”“齊魯文化在我身上體現的應該是比較明顯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民族聲樂隊伍裡的一員,我經常自問,我對自己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到底了解多少?理解得准確不准確?這樣問問,心態就放平了。我們的齊魯文化,確實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最耀眼的明珠,我很幸運自己從小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齊魯文化的氣息。傳統文化是我的最佳營養。”
我們注意到彭麗媛專輯《源媛流長》當中,《沂蒙山小調》用了山東話,和彭麗媛以往一貫的音色有了很大的不同,有人疑惑,問這是彭麗媛唱的嗎?對此,彭麗媛給出了答案。她說,自己一直想嘗試,如果把中國古老的民歌和世界上先進的音樂元素結合起來將是什麼樣子?我一直想探索,想創新,想做這麼一個。我希望中國的民歌跟大眾接得更近。非常傳統的中國民歌,它的旋律是定了的,那麼只是我給它做了一些改變,從音樂上,從演唱上,從理解上做了一些改變,我認為是萬變不離其宗。民族的根,世界的葉。或者說,民歌的形式變了,但是本質沒有變,本質就是它來自於民間的這種音樂風格沒有變,旋律的流動狀態不會變。民族文化我們可以去挖掘,挖掘以后怎麼跟國際接軌,跟現代接軌,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是統一的,可以百花齊放,可以有各種聲音,有各種科學的發聲方法,有各種不同的嗓音,各種不同的聲樂學派並存,來組成一個大隊伍,發展我們中國的民族聲樂。
彭麗媛在《沂蒙山小調》和其他一些民歌演唱上的探索是成功的。這些探索使民歌演唱風格更加豐富多彩,折射出時代的光芒。《沂蒙山小調》已經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詞,人們認識沂蒙山,就是從聽了這首歌開始的。我們今天聽著彭麗媛《沂蒙山小調》,走在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這首歌已成為老區人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