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海鷹圖》與杜立特轟炸日本

唐學鋒

2014年05月04日10: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8小時后,杜立特機群成功空襲日本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次日,美國向日本正式宣戰。

21日,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到會的各部委將軍立即制定以牙還牙的對日報復計劃,轟炸日本本土。該計劃由美軍的一個機密小組籌劃,他們提出一個大膽的構想,即以改裝后的陸軍遠程轟炸機為主,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日本,然后返回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機場。

1942年2月21日,《轟炸東京意見及申請書》正式呈報美國陸軍航空隊指揮部,內容大意如下:本計劃的目的:本計劃轟炸日本本土,雖然不能造成日本本土巨大混亂及損失,但可達到使日軍撤回海外部隊,回防日本本土,而減少海外各戰區兵力,進而有利於盟軍其他戰區的目的。

本計劃實施方式:

(1)將轟炸機停放在航空母艦上,駛到日本本土近海420公裡至500公裡處,讓轟炸機起飛,分別空襲東京

區、橫濱區、名古屋區、大阪區及神戶區各有關軍事目標。

(2)轟炸機群由東南方向進入日本后同時轟炸,然后脫離現場,轉向西南方向之中國浙江衢州、麗水、玉山及建甌等附近幾個機場,飛機落地后加油再飛至中國重慶的空軍基地。

(3)在整個計劃中,每架飛機自航空母艦上起飛算起,轟炸任務完畢后降落到第一個加油機場,最大航程為3600公裡連續不著陸飛行。

(4)此次轟炸,計劃使用16架B-25轟炸機,最大載油量為4158公升,可實際飛行距離為4320公裡(通常飛機油量除到達目的地,再多加保險系數之162公升汽油),B-25轟炸機已設置了輔助油箱在炸彈艙上方,此油箱為橡皮制,容量為660公升,此輔助油箱的改裝工作已在進行中,共准備了24架,其中8架為備用機。

(5)轟炸目標時間定在白天,因為白天轟炸精准度較高,因此B-25轟炸機自航空母艦起飛的時間,定為天亮前4至5小時,以便拂曉時抵達各自目標,在完成任務后,前往中國機場加滿油,立刻轉飛重慶,預計在傍晚可抵達重慶空軍基地。

(6)自航空母艦起飛B-25轟炸機的可能性,海軍已在弗吉尼亞海面進行試驗,起飛載重量為11800公斤,據計算B-25轟炸機在航空母艦上的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4000公斤。海軍已選定“大黃蜂”號新航母艦為此次任務之用。

(7)此次轟炸任務所需的燃燒彈,要求體積小重量輕,但可發揮最大燃燒效果,此種燃燒彈已在制造中。

(8)加油機場地點,已緊急通知駐中國軍事代表團,將在幾個機場放置B-25所需的75000公升汽油、潤滑油及其他補給品,此要求也通知了美國航空顧問陳納德上校。

(9)本計劃亦通知了中國政府,內容為美國一批轟炸機將自緬甸方面進入中國,從中國基地加油再去空襲日本。空襲完后還會飛回這些機場,此種通知方式隻為了保密,以免給中國政府的情報落到日本人手裡。

(10)目前執行此任務的負責人為杜立特中校,並由他負責訓練所需的空勤機組人員,每架B-25將設置3名軍官、2名士官,機長1人,副機長1人,領航官兼轟炸員1人,通訊士官1人,機槍手兼機械士官1人。隊員中將快速訓練能講幾句中國話的機組人員,每3機為1分隊,因為此任務有高度危險性,因此所有組員採取志願方式。

作為杜立特轟炸日本本土計劃的一部分,杜立特機群完成轟炸任務后,應降落在中國沿海地區的機場,加油后飛向最終目的地——重慶。

但為了保密起見,美國陸軍航空隊總司令阿諾德將軍並未將該計劃的任何內容告訴即將派往中緬戰區的史迪威將軍,隻要求他到達中國后,在選定的機場存放轟炸機所需的一百號特別汽油,以及一些航空潤滑機油。同時,美國也發電報給美軍在重慶的軍事代表團,正式通知蔣介石,在4月初以前,務必在中國的浙江、廣西、江南一帶選擇4-5個機場,加修跑道,以備美國派來的轟炸機協同中國作戰。

1942年4月2日,載著杜立特機群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駛離舊金山。4月14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北太平洋阿留群島與中途島之間指定區域與“企業”號航空母艦會合,繼而由14艘各型軍艦護航,組成特混艦隊,駛向日本。

4月18日清晨7點30分,特混艦隊在距離日本本土尚有725英裡的地方,被正在該海域游弋的日軍巡邏船“日東丸23號”發現,“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通訊室隨即監聽到這艘艦艇發出了日本電報。特混艦隊司令哈爾西中將當即下令護航的驅逐艦將敵船擊沉。

為此,原定於19日清晨才起飛的杜立特機群隻能提前採取行動。

8點20分,杜立特駕駛的1號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第一個起飛,時距飛虎隊代表霍華德在重慶宣稱“空中進攻日本必早實現”才14小時左右。至9點21分,其余15架飛機全部成功起飛。

12點30分,杜立特機群飛臨日本本土,並實施了轟炸。杜立特機群在完成對日本東京、橫濱、橫須賀、名古屋、神戶和大阪等預定目標轟炸后,即向中國方向飛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