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周希漢與周璇的歡喜姻緣

李 虹

2014年06月03日08: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37年,國共開始合作抗日,周希漢被任命為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作戰股股長。到1939年升任三八六旅參謀長。年近30的他婚姻問題引起眾人的關注,旅長陳賡、副旅長李成芳等都放在心上,想著合適的時候遇上個適合的姑娘就撮合一番。

其實,周希漢原來有過一段“婚姻”。 事情是這樣的,周希漢在“肅反”中家庭成份被定為富農,帶著“開除”的路條,他回到了故鄉湖北省麻城縣,找到了麻城蘇維埃的主要負責人徐來貴,講述了自己被“開除”的經過,要求開一個“貧農”的証明,徐來貴以“得向組織報告”為由,沒有立即開証明。周希漢隻好回家等候。這一下子,可把周希漢的父親周祁耀高興壞了,莫不是老天把這個三代單傳的兒子送回來續香火啦?!於是,周祁耀開始張羅著為兒子物色對象,女家姓鄭,年長周希漢兩歲,周祁耀還和親家換過了庚帖。遺憾的是,這位姓鄭的女子,沒有大名,連周希漢若干年后回憶起這段往事時,也隻能稱她為“周鄭氏”。 當周希漢從徐來貴手上拿到“周希漢家靠佃田為生,是貧農,不是富農,他要求回紅軍”的路條時,父親周祁耀則為周希漢擇好了良辰吉日。當天,周希漢“聽憑”父親的擺布,在吹吹打打中拜了堂。夜靜時分,周希漢逃離了洞房,找回部隊當了紅軍……

1941年秋天,眼見周希漢已是老大不小的了還是“單槍匹馬”一個,陳賡、李成芳等將解決周希漢的婚姻大事提上了議事日程,打算在中間穿針引線。

一天,李成芳打電話給周希漢:“老周,你上次給人家照相,那個像片可洗出來了?別人今天來取了。啊?洗好了?那就勞您大駕送過來吧。今天中午就在我這裡吃飯啊。等會見。”

李成芳同周希漢既是老戰友,又是正兒八經的湖北麻城老鄉。在川陝根據地,他曾任紅三十一軍的團政委,1955年也被授予中將軍銜。論年紀,李成芳比周希漢還年輕一歲。如果說他們在職務上還不相上下的話,在婚姻問題上,他的進步就比周希漢快多了。有了妻子的李成芳念念不忘同妻子李平討論如何“迅速地”幫助周希漢“解決這個問題”。

李平的老戰友老同學多著呢。不過有的已經名花有主了。想來想去她想到了在行署當秘書的周璇。她對丈夫說:“人家周璇在我們運城女子師范功課是一流的,在太岳區女同志裡工作也是叫得響的。告訴你,人家可比我清高啊!老周他……”

“沒問題!在太岳區,哪個不曉得周希漢?什麼樣的陣地他拿不下來?”李成芳滿不在乎。

“去你的,人家周璇又不是日本鬼子。”

“嗨,一個道理!老周那家伙鬼著呢。拿下來,沒問題。”李成芳還是胸有成竹。

但婚姻和戰爭不是“一個道理”的地方多著呢。

第一次見面,李平和已做了武裝部長王成林的妻子的老同學岳瑞清一起,約了周璇,請剛剛護送炮團返回太岳區的周希漢用繳獲日軍的照相機給她們拍照。周希漢不明此理,有些心不在焉,給姑娘留下的印象平平。

出師未捷,但李成芳並未泄氣。“沒見輸贏嘛。”他們夫妻倆又進行了新一輪策劃。他們以交、取照片為由,分別約了周希漢和周璇同時到他們家裡吃飯。讓李成芳有些底氣的是,那些照片拍得還不錯,老周還夠得上個攝影愛好者裡的高手。

飯吃到半拉,別人不知不覺借故離去,獨撇下周希漢和周璇。聰明的周希漢自然明白怎麼回事了。可他表現卻大失水准。他倆談了許多話,嚴格地說,是她說了許多話。而他僅很和氣地、在別人聽來更像首長關心小鬼似地問了很乏味的問題:家在哪裡,多大年紀,什麼出身,參加革命前做些什麼,想不想家等等。

其實,周璇是久聞周希漢大名的。在太岳區,敵我雙方,不知道周希漢的人的確不多。當時太岳區流傳的一首歌謠,這樣唱道:

小日本,你聽清,

太岳山上有陳賡。

小日本,你別搗蛋,

讓你碰上周希漢……

周璇愛聽這支歌,也愛唱這支歌。每當唱起這支歌時,她就在心裡敬仰陳賡,佩服周希漢。

不過,佩服之意也僅僅停留在工作上,周璇卻沒有想到要嫁給他。17歲的她還沒想到過要嫁人。她性格開朗,工作潑辣,又年輕秀美,在行署也不乏追求者,但她想無牽無挂地多做幾年她所熱愛的工作,不想年紀輕輕就成家。在拒絕了若干次直接和間接的追求之后,她的清高也出了名。此外,她當時對軍事干部的印象不佳:他們太直率,太簡單,還有些……粗魯。不想嫁,她反而很輕鬆、很大方。所以,她對周希漢這位首長有問必答。

實際上周璇原名叫柴英。其家鄉是緊靠黃河的榮和縣(今萬榮縣)縣城。柴姓是個大姓。其母不僅要操持家務,還要想方設法靠勞動掙些錢貼補家用。她給別人看過孩子,洗過衣服,干得最多的還是做針線。幸運的是,柴英長到學齡時哥哥們已成人,可以勞動養家了。大人們從嘴裡省一口,6歲的她便進了學校。但在學校卻面對許多尷尬。她買不起課本,經常得站在同學的身后跟別人合看一本書。雖如此可她的功課仍拔尖。就這樣,小柴英磕磕絆絆讀完高小。她背著家裡報考了運城女子師范。從考場下來她心情特別舒暢。哪知等著她的卻是兜頭一瓢冷水。那時家裡已添了一個妹妹,供她讀完高小也是咬緊牙關勉強撐下來的,根本無力繼續供她再往下讀了。不久,縣政府張榜公布了運城女子師范的報考成績,在兩千多名考生當中她竟名列第三。按照校方規定,前10名便可錄取與免費就讀。在運城女師,她依舊買不起課本而經常站在同學背后“蹭”書讀或趁同學午睡、晚飯后不用課本時借來讀。但她的成績依舊是拔尖的。

然而,日軍侵華的戰火很快便從東北漫延到華北。“雙十二事變”那年,柴英便在校園裡加入了“抗日犧盟會”,進而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並從此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革命道路……周璇之名是在1939年反“掃蕩”斗爭艱苦時改的,取“同敵人周旋”之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