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薪火相傳,精神不朽。

毛澤東推崇屈原、賈誼紀事——“年少崢嶸屈賈才”

曹應旺

2014年06月09日08:34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年少崢嶸屈賈才”

語評屈原、賈誼

毛澤東在與人交談的言語中,在會議上的即席講話中,在書信中,都會不經意地想起屈原、賈誼,評說起他們來。

早在1915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就同羅章龍談起屈原,討論起《離騷》,主張對《離騷》賦予新評價。后來,毛澤東一直認為屈原是繼《詩經》之后“首屈一指”、“第一位有創作個性的詩人”。

著名漢學家費德林在《我所接觸的中蘇領導人》一書中,回憶了毛澤東與他談中國古典文學《詩經》和《楚辭》,談屈原的情景。毛澤東說:“屈原生活過的地方,我們相當熟悉,也是我的家鄉麼,所以我們對屈原,對他的遭遇和悲劇特別有感受。”他還說屈原“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

1954年10月26日,毛澤東在會見訪華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時說:“屈原是中國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在一千五百年前寫了許多愛國的詩,政府對他不滿,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沒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就把他死的一天作為節日,這一天就是舊歷五月五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民吃粽子。粽子是把糯米用一種葉子包起來制成食品。人民把這種食品投到河裡喂魚,使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1958年3月中央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在提倡干部要講真話時,評價屈原是敢講真話的人,敢為原則而斗爭,雖然不得志。

司馬遷曾說:“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毛澤東完全同意司馬遷的觀點。1959年12月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毛澤東說:“屈原如果繼續做官,他的文章就沒有了。正因為開除‘官籍’,‘下放勞動’,才有可能接近社會生活,才有可能產生像《離騷》這樣好的文學作品。”

毛澤東評價賈誼是歷史上第一位出色的政論家。1958年4月27日,毛澤東在給他的秘書田家英的信中寫道:“如有時間,可一閱班固的《賈誼傳》。”“《治安策》一文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賈誼於南放歸來著此,除論太子一節近於迂腐以外,全文切中當時事理,有一種頗好的氣氛,值得一看。”

5月8日,毛澤東在黨的八大二次會上談到歷史上年輕有為的人物時,又評說了賈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