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應旺
志揚屈原、賈誼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更是第一位偉大的愛民愛國的詩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之志的內心的表白。司馬遷說屈原志潔行廉,“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毛澤東愛屈原、賈誼之文,更敬屈原、賈誼之志,重視發揚屈原、賈誼之志。毛澤東認為屈原、賈誼的精神兩千年來一直活在人民的心裡,是永遠不會死的。正如他對費德林所說,“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証人。”
毛澤東喜愛《楚辭》不僅因為《楚辭》既質朴又有文採,更因為《楚辭》有人民性,有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的志向和情懷。毛澤東在《關於枚乘七發》的批語中寫道:“騷體是有民主色彩的,屬於浪漫主義流派,對腐敗的統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賈誼、枚乘略遜一籌,然亦甚有可喜之處。”這是毛澤東對屈原以及《楚辭》其他作者人民性精神的頌揚。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莫斯科舉行世界和平大會,大會評出了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名列其中。屈原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與毛澤東積極頌揚屈原精神也有著密切的關系。1949年12月,毛澤東去莫斯科途中向費德林介紹並贊揚了屈原。世界和平大會上正是費德林院士作了《屈原及其創作》的報告,這個報告直接影響了屈原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的結果。屈原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對進一步弘揚屈原精神,對推動中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產生著重大影響。
在以屈原為榜樣的賈誼的文章當中,不僅收入《楚辭》的《惜誓》等與《離騷》一樣 “有民主色彩”,《治安策》和《過秦論》同樣有民主色彩,同樣受到毛澤東的頌揚。毛澤東多次頌揚《治安策》,就是因為《治安策》與無病呻吟的文章不同,是散發著革除時弊的愛國愛民之志的好文章。賈誼的另一篇文章《過秦論》,總結了取與守不同術的規律。毛澤東雖贊賞秦始皇的貢獻,但贊成賈誼“攻守之勢異”,“取守不同術”的認識。毛澤東讀《舊唐書·朱敬則傳》,看到朱敬則上書武則天表達的與《過秦論》大抵相同的見解時,情不自禁地在旁邊批注道:“賈誼雲: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薪火相傳,精神不朽。毛澤東詩惜屈原、賈誼,語評屈原、賈誼,文接屈原、賈誼,志揚屈原、賈誼,屈原、賈誼的精神在當代中國是深入人心的。
(作者為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