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實錄:陳春森鄧小嵐姚鴻談“抗日烽火中的《晉察冀日報》”

2014年07月07日14: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陳春森(左二)、鄧小嵐(左三)、姚鴻(右一)做客訪談(黃策輿 攝)

>>進入訪談直播頁面

訪談新聞:

陳春森:《晉察冀日報》創辦時 編輯記者一手拿筆一手拿槍

陳春森:游擊戰爭中鄧拓對辦報有三條要求

陳春森:新聞宣傳為抗戰勝利發揮了特殊作用

鄧小嵐:父親一生大部分時間在為黨的新聞事業貢獻力量

姚鴻:《<晉察冀日報>通訊全集》提供了真實的歷史記錄

組圖:陳春森鄧小嵐姚鴻談“抗戰中的《晉察冀日報》”


文字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人民網黨史頻道。今天是7月7日,是“七七事變”爆發77周年紀念日。77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盧溝橋事變,發起了全面的侵華戰爭。隨之中國人民開始了奮勇抗戰,展開了八年抗戰之旅。在這個特殊紀念日當中,人民網黨史頻道也非常榮幸的邀請到98歲高齡的抗日老戰士,原《晉察冀日報》編委、編輯部副部長、《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會長陳春森﹔原《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同志的女兒鄧小嵐,中共黨史出版社副社長姚鴻。三位將為我們一起講述抗日烽火中的《晉察冀日報》。

[主持人]:說起《晉察冀日報》,它可能是見証了抗戰的全過程的這樣一份報紙。陳老能不能先跟我們講一下這份特殊意義的報紙?

[陳春森]:我來人民網參加全民族抗戰爆發的77周年紀念活動,特別高興。當年我還是一個在北平讀書的中學生,老師常跟我們講,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打進我們中國來了,佔領了我們的東三省已經六年了,現在又威逼到我們北平市,當時我在北平。我們必須抵抗啊!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高喊要在三個月內佔領全中國,要在三個月滅亡我們的國家,凶狠極了。我們怎麼辦?我們要抵抗,堅決地抵抗,上前線去抵抗。所以,我們受到這個教育,受到這個影響,滿心就是抗日救亡。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我們隻有一個決心、一件大事,就是從危亡當中救護我們的國家,救活我們的國家。當時勵志要打出一個新中國來。

[陳春森]:我們離開校園,走到農村去,發動群眾參戰、抗戰、參軍,我當時離開學校到了河北省曲陽縣我的老故鄉,參加了青年抗日救國動員會,做青年抗日救國會的副會長,天天下鄉去到老百姓當中宣傳,必須抗日救國,不能當亡國奴啊,一天唱著戰歌:“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拿起我們的武器刀槍,勇敢地走上前線的抗日戰場”。我天天到處領著唱,青年小伙子們,我們帶領青年隊伍。所以我從1935年參加抗日救亡學生運動起,一個志願就是抗戰救國。還要做什麼?就是這個大事。

[陳春森]:第二年,1938年春天,我就到五台山參加了八路軍。當時去了以后,就和鄧拓同志一起組織新聞隊伍,成立了游擊戰爭的《抗敵報》,后來改為《晉察冀日報》。一路打仗,一路戰斗,一路出版,八年以后,戰勝了法西斯侵略者。接著又是全國解放戰爭,又干了兩年半。當時鄧拓同志寫了一首詩,他興奮得不得了,一夜睡不了覺。游擊戰爭十年辦報以后,他的心情就是“戰史編成三千頁,仰看恆岳共崢嶸”,偉大的抗日戰爭根據地,我們報社隊伍也是不平常的隊伍,也是英雄,所以,興奮得不得了,寫了這個大詩篇。抗日救國不是一般的救國,在國家危難當中要趕快上前線去把中國救活了,決不當亡國奴,就是那個心情,激動得不得了。有的同志說我們要像岳飛那樣子怒發沖冠。

[主持人]:陳老回想起當時一幕幕情景,還是感同身受,很有感染力,雖然98歲的高齡,但是我們看他描述起當時的情景,真的是由心而生。陳老在“七七事變”之后您就參加了抗戰工作,有什麼樣的經歷或者故事讓您最為深刻的呢?

[陳春森]:一開始我們在曲陽縣抗日救國動員會工作半年,六個月以后,就上五台山了。開始我們在群眾中疏導群眾,我們下去唱歌、演戲,演街頭劇,唱戲就唱“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再唱“大刀向日本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老百姓聽了也很振奮人心,當場就有青年要報名參加八路軍,我們跟著你們走,我說不要急,你先和家人商量好了,到縣青救會報名。所以,我下一次鄉就受一次教育,受群眾的教育。到1938年春天,組織上叫我到五台山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政治部的領導干部跟我說,你這個青年在縣裡抗日救國會干了一段了,你到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來,想干什麼呀?我說“上前線!”

[主持人]:那時候您多大?

[陳春森]:20歲,上前線!他一聽,一愣,上前線?我們敵后抗日根據地都是前線,你上哪裡去呀?我們這裡沒有后方,沒有固定的后方,都是前線,你到我們軍區來,抗戰工作就是前線。我說很好。干什麼工作?我說聽候領導分配。他們說,那你在曲陽縣已經辦過抗日救國的手刻小報《救國報》,你到《抗敵報》社工作吧。很快鄧拓同志調來和我們一起在《抗敵報》社工作,開始隻有五個人,很快就發到六七十個人,又到五百人七百人,最多時發展到1400人。

[主持人]:那時候是否是《晉察冀日報》的前身呢?

[陳春森]:對,《晉察冀日報》的前身。鄧拓有個開場白,第一次報社會議,也就是第一次《抗敵報》的編輯工作會議上,講了三條。第一條,我們今天處在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的地方五台山,日軍飛機轟炸了報社,我們從五台山就開始游擊辦報了。正規的辦報沒有條件,在戰爭中我們沒有可能。在打游擊中辦報紙,許多人也沒有辦過,前人都沒有這樣辦過。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出版日報,這事沒有過,我們就干這個事業。咱們來了以后,說清楚,認識清楚,在游擊戰爭,敵后山區游擊戰爭中創辦行進中的《抗敵報》,這是前人沒有干過的最新的大事。有沒有這個決心呀?有!說怎麼干就怎麼干。他說好了,咱們今天開始在游擊戰爭中辦天天出版的報紙,這是第一條。

[陳春森]:第二條,咱們要多寫社論、評論、短論、短評,從理論上、政策上、戰略戰術上,告訴邊區人民,必須抗戰!怎麼抗戰?如何勝利?第三條,趕快把石印報變為鉛印報。當時是石印報,三天出一期,大字的,四號字的報紙,這不行,要比較先進的、大量發行的,能容很多文章、很多新聞的報紙。

[陳春森]:說了三條,游擊中怎麼辦報,要多寫社論,給人們講清道理,為什麼抗日,怎麼抗日,怎麼勝利。另外,把這個報紙出多點、出好點、出早點,大量發行。所以,我們受到鼓舞。好,大家就開始辦報吧。報社就開始招兵買馬,組織印刷廠,召集編輯記者。我們研究會編的《吹響民族的號筒》這本書裡面有這樣的題詞,這是1938年的夏天,晉察冀邊區司令員聶榮臻有這個號召,為報社題詞,你們這個報紙要“吹響民族的號筒”,就是抗戰的號筒,把人民動員起來,這是黨報偉大的工作。他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勉勵我們,怎麼辦報。這個報紙是一個好武器,每一期報紙就是一個大炮彈,很有份量。所以,我們很受鼓舞,都睡不著覺。想著這個大仗怎麼打,必須打勝,必須打好。當年的9月,日軍就開始了一次戰爭,什麼戰爭呢?日本侵略者要包圍五台,什麼叫包圍五台?日本人講:“北圍五台、中攻武漢,南取廣州”。日本鬼子佔領了中國東北以后,在戰爭擴大的最后時期,這三大戰略重點:廣州、武漢、五台山,是日軍要奪取的戰略要地。所以我們在五台山,世界人都知道中國五台山,五台山起了這麼一個重要的作用,因為晉察冀根據地打了勝仗。日軍飛機天天轟炸,我們就開始帶著八匹騾子,背著一支筆一支槍,“一手拿筆一手拿槍”開始游擊辦報。這就是游擊辦報的最簡單的、最概括的,也是最重要的寫照,一手拿筆一手拿槍,帶著八匹騾子馱著印刷機和紙張,游擊辦報,而且出鉛印日報。我們根據這個目標就開始出發了,一干八年,沒動搖。中間犧牲了50多個烈士,都是青年人。游擊辦報時我20歲,鄧拓同志25歲,領導人才二十四五歲,我們一般編輯記者都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我們青年都是一聲號召,一起行動,打起仗來,辦起報來,很興奮,我是一輩子忘不掉,一直干到最后的勝利。

[陳春森]:我簡單說這個“抗日救亡”這四個大字,寄托了我們青年的激情,寄托了當代青年的壯志豪情。多厲害啊,很多有大好未來的,還有國外來的,還有華僑,他們也回到中國參加抗戰了。敵后抗日根據地在五台山打了勝仗,他們從新加坡一回來,直奔五台山。包括白求恩,國際主義朋友,很多了,許多國際主義的朋友。華僑青年,成群結隊地來到了五台山、晉察冀邊區,參加抗戰。

[主持人]:陳老提起那段事情感到非常的自豪,激情四射的狀態。剛才跟我們回顧了《晉察冀日報》在開創時候的辛苦,但是還有我們年輕的一個團體的那種熱情。在我們《晉察冀日報》當中,刊登的著名文章有哪些?

[陳春森]:有很多篇。

[主持人]:收錄在我們眼前這本書當中。

[陳春森]:這是《晉察冀日報通訊全集》,還有我們研究會出版的《文旗隨戰鼓》等,其中的文章都是記者、通訊員在前線寫的,是當時晉察冀抗戰活動的真人真事,是建設根據地活動的現場的記錄,篇篇精彩。

[主持人]:哪些篇目給您的印象最為深刻?

[陳春森]:比如說1938年,組織七七抗戰一周年紀念的時候,7月6日,晉察冀八路軍就發動了平漢鐵路、正太鐵路、平津鐵路等鐵路干線的大進攻,一直打到北平的郊區,炸了日軍控制的石景山發電廠,使整個北平成了黑暗的一夜。那一天打仗,消滅了很多鐵路沿線的日軍,受到黨中央的表揚,當時毛澤東主席、朱德、彭德懷和周副司令都發電報給八路軍祝賀。再就是1939年,我們打了一次非常漂亮的運動戰,就是打死了日本中將阿部規秀,他侵略中國很粗野,日本人叫他“優秀的中將”。那時候國民黨有些人不認識敵后戰爭的重要性,有點亂說亂嚷,漢奸、日本鬼子也胡說八道。我們就在敵后寫通訊、出報紙,說八路軍不僅會打游擊戰,而且會打運動戰。我們怎麼打的?就是游擊戰加上運動戰,可以分散打游擊戰,也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戰。那一次,八路軍用十倍於敵人的兵力,一次消滅了敵人兩千多,把日本阿部規秀中將當場擊斃了。東京日本報紙上連篇發表大文章、大消息,說日本的“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哀嚎、哀嚎,損失太大了。我們八路軍的這個勝利影響很大,不僅鼓舞了全國,受到中央的表揚,全世界都贊揚,說八路軍不僅會打游擊戰,還會打運動戰,還能隨時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大部隊。這是指1940年的百團大戰,很有名,八路軍進入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和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集中優勢兵力打了一次百團大戰,把華北的交通線被日本佔領的地區解決了。這次的表彰我也參加寫了一批文章,天天在報上發表八路軍百團大戰的勝利消息。

[陳春森]:再比如《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報記者寫的。還有我們發表的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團結就是力量》、《歌唱二小》,這些都是在《晉察冀日報》上首發的。這些文章集中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鼓舞了全國人民勝利的信心,我們也很高興。老百姓說這個報紙,我們離不開呀,花多少錢也要買它,天天買。隻要看到《晉察冀日報》,就想起晉察冀存在著,日本消滅不了,八路軍在,日本消滅不了。這信息鼓勵了廣大的軍民群眾堅持抗戰的信心。所以,新聞宣傳戰線上的《晉察冀日報》這支隊伍,這份每天出版的報紙發揮了特殊作用。我們當然也很高興,所以鄧拓同志才感慨的寫詩“仰看恆岳共崢嶸”。

[主持人]:陳老剛才為我們回味了這中間幾個重要的節點,在這裡我突然想起一個重要的時點需要說明一下,我們這個“七七事變”到現在是爆發77周年,今天也是第77個紀念日,在這其中,陳老沒有錯過任何一個,他也參加了77個為“七七事變”來紀念的紀念活動,是嗎?

[主持人]:所以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一個數字。在剛才陳老的講述當中,他始終提到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鄧拓先生,我們知道鄧老師和鄧拓先生之間的關系,是您的父親,所以我想您對《晉察冀日報》一定有著自己特殊的一份感情。能跟我們說說嗎?

[鄧小嵐]:《晉察冀日報》(最初叫《抗敵報》)是1937年12月創刊的,我父親1938年4月就分配工作調到《抗敵報》去做主編,一直到這個報紙終刊,之后合並成我們現在的《人民日報》,《晉察冀日報》是《人民日報》的前身。黨中央《人民日報》是1948年6月15日創刊的,我父親在1949年8月份開始擔任《人民日報》的主編和社長,一直做到1958年,工作了9年時間。

[鄧小嵐]:我父親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我們黨報,為我們黨的新聞事業貢獻力量,就像他自己寫的,是“筆走龍蛇20年”。

[主持人]:這其中有沒有我們不太了解的鮮為人知的小故事和經歷呢?

[鄧小嵐]:還是在《晉察冀日報》時期比較多,因為《晉察冀日報》,它在戰爭期間,形勢變化也多,情況也復雜。《晉察冀日報》1939年3月份,春天的時候,第一次進到馬蘭村,然后馬蘭村在農會的動員下,村民們一起幫著報社在山溝裡出報。以后馬蘭村就基本像報社的一個根據地一樣,以后報社輾轉游擊辦報。過一段時期,因為工作的需要,離開馬蘭村,過一段時期又會輾轉回到馬蘭村。比方說像1940年,當時《晉察冀日報》叫《抗敵報》,1940年11月7日,也就是蘇聯革命勝利的日子,我們改名叫《晉察冀日報》。正好報社的隊伍就在阜平縣輾轉回到馬蘭村。所以,報社的同志和馬蘭村的群眾,在戰爭中結下了生死的情意。比如1943年反“掃蕩”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最多。一個是報社在敵人逼近的情況下,緊急出報來發布我們軍區的一些重要文章,號召大家起來抗日。敵人離得很近,大家抓緊時間出報,最后印出800張的時候,大家都歡呼:勝利了!然后大家趕緊撤離。就在反“掃蕩”的時候,報社游擊辦報輾轉走了,日軍把馬蘭村的群眾捉住,逼問他們《晉察冀日報》轉移到哪去了?東西都隱蔽了,印刷機藏在哪裡?但是老鄉、群眾沒有一個透露消息,結果鬼子就殘暴地殺害了19個村民,都在這一次馬蘭慘案中被殺害了。[13:00]

[主持人]:群眾為了掩護我們這個報社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鄧小嵐]:對。所以報社的老人忘不了馬蘭,馬蘭村在報社的老人心目中的份量是很重的。像我父親后來寫《燕山夜話》的時候,用的筆名是“馬南邨”,就是馬蘭村的諧音。我自己也出生在1943年反“掃蕩”的時候,我母親也是隨著隊伍跑到山上,中間也遭遇到敵人,然后同行的戰友們,幫著拉她到山上去。后來她被堅壁在阜平的山洞裡。這次反“掃蕩”結束的時候,我母親在回報社的路上,就把我生在阜平的山裡頭了,所以我是這時期出生的。后來報社再轉移到日軍“三光政策”造成的“無人區”辦報的時候,條件就更艱苦了。我媽媽那時候帶我都已經八個月左右了,我就覺得,馬蘭村這個地方,還有報社的很多傳奇故事,就這麼和我聯系起來,和生命一起誕生。

[主持人]:有不斷的淵源。鄧老師回憶起以前的故事也是滿含熱情,每一個故事都有和自己血脈相連的一種符號在其中標記著。我們桌上擺放了很多書,這是《晉察冀日報通訊全集》,這是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姚社長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出版這本書的編輯情況。

[姚鴻]:首先這套書是從《晉察冀日報》辦刊十年的全部的報紙中選取出來的通訊這一部分,它的社論還有其他內容沒有收錄在內。但是通訊實際上是最生動展現報紙內容的一部分。所以,我說這一套書是依托了一部真實的歷史記錄,就是《晉察冀日報》這樣一套真實的歷史記錄,它的收錄有真實的歷史價值 。當年,晉察冀根據地的這些作家,還有一些學者,還有戰地記者,以《晉察冀日報》為載體,冒著槍林彈雨寫出帶血的通訊和報道,所以它的真實性首先是這本書的一個價值,為我們今天抗日戰爭史和解放戰爭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真實的歷史記錄,它忠實地報道了敵后戰場和解放戰爭中解放區戰場這些真實的故事和一些事跡,這是我講的第一點。

[姚鴻]:第二,我想說這套書的內容非常的豐富,《晉察冀日報》十年,它不僅有對戰爭的描述,也有對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和很多的其他報道,內容非常的豐富。它不僅對歷史學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咱們的新聞工作者、對很多的文學愛好者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參考資料的寶庫。它裡面的內容,剛才陳老也介紹了一些,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像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聶榮臻將軍救助日本小姑娘的故事等等,很豐富,如果我們翻開看的話,這本書的內容是很多的。它為我們選取整理了非常精華的一部分,就是這套書,把最精華的部分整理出來了。我父親當年也是晉察冀的一個老兵,他在晉察冀干了六年多,后來解放以后在《解放軍報》,后來又發展《中國老年報》,他也是一個老報人。上世紀80年代初,他以聶榮臻將軍救助日本小姑娘這個故事(沙飛拍照並撰文,登在當時的《晉察冀日報》),寫了一篇文章叫“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當時引起了中日輿論界的關注,很轟動。這個小姑娘引發了日本人尋找這個小姑娘的過程。后來這個新聞事件促進了整個中日友好的關系,而且也宣揚了咱們黨、咱們軍隊的人道主義的這樣一種精神。所以,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

[姚鴻]:我提這一點就是說,讓咱們的廣大讀者會通過這套《通訊全集》能找到更多歷史真實的資源,寫出更好的東西。最后,我還想說,這套書的出版,是咱們這些革命老前輩、這些新聞工作先烈們用鮮血凝成的,付出了很大心血。后來,在報史研究會老同志的指導下,《晉察冀日報》的子弟后代也用義務勞動的形式,用五年的時間選編了這套書,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另外,這套書的出版也得到了咱們國家新聞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這些使我們出版社能夠出版這樣一套好書。明年是中國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想這部書的出版,對70周年的紀念會有更現實的意義。

[主持人]:付出這麼大的心血,我們出版這部書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又體現哪裡呢?

[姚鴻]:我剛才主要從它的真實性來講。剛才陳老也講了,歷史也講了,這套書是從《晉察冀日報》十年多的辦刊當中選編出來本身是真實的,而且它樁樁見証的事情,有很大現實的再開發的價值。

[主持人]:《晉察冀日報》成立至今32年,編輯出版了十多本書籍,這次為什麼還要編輯700多萬字的《通訊全集》呢?

[陳春森]:我們報史研究會出版了十幾本報史書,其中是分類編輯的,有總《報史》、有《社論選》、有文學《文旗隨戰鼓》,有各種評論、短評、述評的《國內外大事述評集》,還有大詩集。這本《通訊全集》收錄的是我們戰勝敵人的各方面的重要通訊報道,共2500篇。參加寫的人就更多了,有編輯、有記者,撰寫人有業余的,也有文獻工作者,也可以說是參加寫作的通訊員、新聞工作者,大家集中寫了許多前線文章,把它選進來了。后來人說,這可以說是一個晉察冀全邊區的抗戰史,是晉察冀幾千萬人民的奮斗史,是活靈活現的抗日戰爭的記錄,報紙就起了這個作用。現在把歷史作品集中起來出了這個專集,這套最大,一套書共10卷16本,我們編委和子弟兵一起干了5年編輯和校對,用極大的心血出版了這本書,這本書受到了群眾相當的歡迎。它應該受到歡迎,因為這是在那個戰爭時代當中,我們新聞戰士心血勞動的成果,是歷史的真實記錄,也是我們研究會應該完成的保留住歷史的責任。

[主持人]:我們付出這麼多心血勞動也是開心的。我們知道,明年是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紀念日,作為一個抗戰的老戰士,您對我們年輕朋友有什麼話要說?

[陳春森]:經過七七事變77年的歷史后,今天要談這個問題,使我浮想聯翩。一戰一戰、一段一段勝利的場景又出現在眼前。我要說的話,一言難盡。要說一句話,就是我們要牢記七七抗戰的偉大歷史,決不能忘掉歷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是周總理忠告我們的。我們要繼續戰斗,奮發圖強,居安思危,提高警惕,決不允許法西斯侵略者再來在我們國家橫行霸道,更不能讓他們死灰復燃。這是要深深思考的、認真准備的。現在的形勢,日本的極右勢力很猖狂,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偉大的中國青年同志們再發奮起來,共同建設我們新中國,走向偉大復興,使有侵略野心的法西斯侵略者不能再橫行霸道。希望主要是在我們國家的青年人身上,今天我來參加全民族抗戰爆發第77個紀念日的活動,有特別的感受。

[主持人]:謝謝陳老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點給我們帶來的分享,也謝謝三位給我們帶來的分享。勾起了我們很多對塵封往事的一種回憶,也正如陳老所說,我們要牢記歷史、團結起來,更好地建設我們的新中國。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的,感謝您的收看。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紅色訪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