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程開甲:為共和國鑄造“核盾牌”

王建柱

2014年08月15日14: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風嚴謹,身先士卒的好領導

對於程開甲來說,最讓他引以為榮的就是白手起家組建了核武器研究所,招募了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集智攻關,協同作戰,圓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核試驗的測試任務。

在程開甲身邊工作過的人都深知,他不但是一位勇於攻關、敢於創新、善於攀登的科學家,而且是一位作風嚴謹、工作細致、身先士卒的好領導。他在科研工作中注重實踐,尊重事實,經常深入第一線,想方設法獲取感性認識,在重大試驗的關鍵時刻,他又是一位奮不顧身的勇士。

幾十年來,程開甲一直把帶科技隊伍、育科技人才作為自己的使命,從試驗籌備起就開始培養。核武器研究所成立之初設在北京通縣馬蹄樓,他經常住在那裡。理論實驗需要用化爆原理測試獲取數據,他和研究所的同志經常到北京官廳水庫搞化爆實驗,從化爆力學參數計算出核爆力學參數。

程開甲深深懂得,核試驗是一項尖端的事業,也是一個創新的事業,必須要有人才。通過干事業,帶出一支能吃苦、能戰斗、能創新的人才隊伍,這是程開甲的又一大貢獻。核武器研究所成立之初,程開甲根據專業需求,從全國各地研究所、高校抽調了一批專家和技術骨干。對於他們,程開甲給予充分的信任,做出了許多具挑戰性的工作安排。在選才用人上,程開甲始終牢記錢三強的一句話:“千裡馬是在茫茫草原的馳騁中鍛煉出來的,雄鷹的翅膀是在同暴風雨的搏擊中鑄成的。”在第一次核試驗中立下大功的測量核爆炸沖擊波的鐘表式壓力自計儀,就是程開甲鼓勵林俊德等幾名年青大學生因陋就簡研制的。同樣,我國第一台強流脈沖電子束加速器的研制,也與程開甲大膽將這一高難度項目放心交給邱愛慈不無關系。后來,林俊德、邱愛慈都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邱愛慈還是研究所10位院士中唯一的女性。對此,邱愛慈感慨地說:“決策上項目,決策用我,兩個決策,都需要勇氣,程老就是這樣一個有勇氣、敢創新的人。”

時光如流,歲月如歌。如今,程開甲已是96歲的耄耋老人。雖然已離開戈壁灘30多年,但他仍保持著那個年代質朴的生活方式。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沒有計算機,一把計算尺、一塊黑板伴了他一輩子。現在計算機雖然代替了計算尺,但程開甲對黑板還是情有獨鐘。長期以來,他已經養成了一種獨特的習慣,總愛在小黑板上演算大課題。他的家裡有一塊茶幾大的小黑板,辦公室裡也放著一塊黑板。后來,他搬進了新居,裝修時,還專門空出了一面牆,裝上黑板。每當想起和思考問題,搞演算,總愛在小黑板上寫寫畫畫。有客人來訪,討論學術問題時,他就讓把想法寫在黑板上。

雖極富威望,程開甲為人仍低調謙和,素來淡泊名利。他曾說:“搞科研,不能急於求成,不能光想著出名,要重視平凡而艱巨的基礎工作,要有奉獻精神。隻有這樣,才能求是、創新,才能超過別人。”

面對榮譽,程開甲說:“我只是代表大家去領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對整個核武器事業和從事核武器事業團隊的肯定。”

羅布泊爆發的聲聲“春雷”,凝聚了程開甲畢生的心血和汗水,雷霆雖已遠去,向往和平的人們卻永遠銘記著那個年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