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位為空戰而生的“驅逐之王”

——空戰英雄高又新

唐學鋒

2014年09月26日16: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40年5月26日,日軍派轟炸機109架在3架偵察機指引下轟炸重慶,中國空軍起飛10架戰斗機升空攔截。這是一場力量極為懸殊的空戰。當蔣介石得知空戰結果——我軍擊落敵機1架、擊傷敵機多架的消息后,十分高興,馬上指示駐防重慶的中國空軍第一路司令毛邦初,予以這位擊落敵機的空中勇士記大功1次,並要親自接見。這位空中勇士就是后來被人們稱為中國空軍“驅逐之王”的高又新。

未畢業即升空作戰

高又新出生於1916年,遼寧錦縣(今凌海市)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全家逃往天津,投靠高又新在鐵路上工作的哥哥。高又新因此進入我國鐵路系統創辦最早的一所員工子弟校——天津扶輪中學學習。這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傳統的學校,師生們在“五四”“五卅”“一二•九”等運動中進步表現突出。

胸懷“驅逐日寇,光復東北”的理想,高又新中學畢業后,報考了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1936年9月1日,高又新正式入學,成為該校第8期學員。由於天津扶輪中學十分重視體育,高又新從小就受到運動方面的良好訓練。在航校,他是校籃球隊隊員、器械操隊員,游泳是學校中距離冠軍,單雙杠更是玩得漂亮。這種天賦,為他學習飛行帶來極大的幫助。他很早便單獨飛行,每一個飛行階段總是考在前面。打靶練習時,均命中90%以上。每次遇校閱飛行表演,特技小組中必有高又新。

全面抗戰爆發后,航校幾經遷徙后到了雲南昆明。根據第112期《中國的空軍》刊登的《驅逐之王高又新》一文記載,高又新在當學生的時候,就參加了昆明的空中保衛戰。高又新所在航校第8期畢業時間為1938年12月1日,而在1938年內,日機入侵昆明隻有一次,時間為9月28日。也就是說,高又新還未畢業就參加了空戰。1939年4月3日,高又新再次參加了昆明空戰,被敵彈射中飛機油箱,迫降受傷。高又新畢業時,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被分配至中國空軍第四大隊任見習官。

他具有超越常人的視力,在很遠的距離就能發現目標,並判斷是敵是友。他的隊友,也是天津扶輪中學和航校同學的劉寶麟就曾兩次見識高又新的超人視力。

一次,高又新和劉寶麟等人正在恩施上空飛行,高又新突然警告同伴:“左前方有1架飛機,要注意是不是敵機。”所有的飛行員向左前方看去,什麼也沒有看見。編隊飛行四五分鐘后,他們才在高又新指的方向發現了1架飛機。高又新立刻又說:“不要緊,那是我們的B-25。”果然,等飛近了,大家才看清楚確實是1架B-25飛機。

又有一次,高又新和劉寶麟等人從重慶飛往梁山(今梁平)機場的途中,高又新老遠就說:“梁山被炸了,梁山被炸了。”所有的同伴都不相信。但他們到了梁山,發現梁山果然剛被敵機轟炸過。

重慶空戰中嶄露頭角

高又新是中國空軍抗戰的后起之秀,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讓他嶄露頭角的一戰是1940年的“五二六”空戰。

1940年5月26日,日軍於上午6點55分至下午2點,先后派出3架偵察機輪流至重慶上空偵察。10點09分,我方接到情報稱:有敵機27架經長陽西飛﹔10點44分,敵機36架又經長陽西飛﹔同時,敵機36架經五峰西飛。11點40分,我空軍第四大隊派2架E-16戰斗機從廣陽壩機場起飛,專任擊落或驅逐敵偵察機之任務。同時,派4架E-15、4架霍克Ⅲ戰斗機在廣陽壩機場起飛,負責攻擊敵轟炸機群。

這是一場在實力上極為懸殊的空戰:襲渝敵機總量為102架,而我方參戰的飛機僅為10架。

敵機三批先后到達涪陵,分別轉向離重慶40至70公裡地帶盤旋,伺機進襲。下午,敵機27架、36架分兩批先后以4000米的高度,由西北方進入白市驛機場投彈。此時我機之位置在第二批敵機右前方1公裡處,高度為4000米,我機一邊爬高,一邊從第二批敵機右前側向其發動攻擊。空戰中,高又新駕駛1架編號為7216的E-15戰斗機,單槍匹馬,突入敵轟炸機群組成的密集火網,向其第2小隊的第2號機發起攻擊。該機被擊中后,遂落伍向東南方向逃逸。高又新緊追其后,在距離重慶東南約40公裡的小觀音橋附近,將敵機擊落。事后檢查高又新駕駛的飛機,亦中彈19發。

蔣介石在得知高又新擊落敵機的消息后,顯得十分興奮,於5月28日以手諭方式告之中國空軍第一路司令毛邦初——

毛司令:本月二十六日隊員高又新襲擊敵機奮勇異常,著記大功一次,通令嘉獎,待本月戰事告一段落,准由毛司令帶領來見為要。

同年7月6日,敵機90架分三批突襲重慶。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鄭少愚的率領下,起飛10架E-15、5架E-16、8架霍克Ⅲ戰斗機升空作戰。高又新駕駛編號為2211的E-15戰斗機參加了這次空戰。16日和22日,敵機空襲重慶,高又新駕駛2119號E-15戰斗機參戰。

8月2日,敵機122架空襲重慶,高又新駕駛2107號E-15戰斗機參戰。9日,敵機90架分兩批空襲重慶,高又新駕駛2114號E-15戰斗機參戰。

8月11日,敵機90架分兩批轟炸重慶。另有偵察機多架,在重慶市上空盤旋。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組建4個編隊在北碚上空布防。是役,我空軍首次使用由中國空軍軍官學校教官閻雷研制的用降落傘懸系的“浮游炸彈”,在敵機前方約200米處投放,然后進行引爆的戰術。使用這種戰術,必須要由飛行技術經驗豐富的人員來完成。大隊長鄭少愚選擇了鄭鬆亭、王廣英、柳哲生、高又新、洪奇偉等6人來執行該任務。下午1點50分,兩批敵機在北碚上空會合后,正准備以大編隊突破我空軍的阻擋,進入市區上空投彈。高又新(駕駛編號為2107的E-15戰斗機)等人突然出現在敵機群前方,向敵投放“浮游炸彈”,其余各機於敵機群被炸散亂之際,趁勢扑入猛攻,當即擊落敵機1架,墜於渝市近郊。殘敵倉惶潰逃,我機奮勇追擊,又在石柱上空擊落1架敵機,墜於雙慶鄉。據次日發行的《新華日報》報道,我空軍在此次作戰中一共擊落敵機5架,重傷6架。而我方飛機也有8架中彈,其中高又新駕駛的飛機中彈3發。

8月12日,高又新駕駛受損的2107號E-15戰斗機,與隊友一道升空再戰來犯的敵機。敵機群見我空軍防備嚴密,轉而飛至四川自流井、瀘縣一帶投彈。

9月13日,敵機53架分三批空襲重慶。中日雙方在璧山上空發生激烈空戰。由於日軍首次將新研制的零式戰斗機投入戰場,我方損失慘重。高又新駕駛的2107號E-15戰斗機中彈40余發,但他仍將受損的飛機堅持飛回遂寧空軍基地。

“九一三”空戰后,中國空軍為了減少無謂犧牲、保存實力,將飛機撤往川西地區。同時,在敵機空襲時,往往提前起飛避警。高又新被迫暫時離開生活和戰斗了1年多的重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