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燈
成功截譯驚天秘密 5天前便知曉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機動隊偷襲珍珠港。90分鐘內,毫無防備的美軍被炸沉了4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被炸毀188架飛機,約有2400名美國人喪生,另有1250人受傷。偷襲成功后,日軍飛機發出了著名的“TOH!HUH!HUHru!(虎!虎!虎!)”電報。
這就是“珍珠港事件”,偷襲過后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
其實,早在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就已經知道日軍將偷襲珍珠港。池步洲破譯的密電譯文,也在當天被迅速呈遞給蔣介石,蔣介石立即通知美國駐重慶使節。
那麼,池步洲是如何獲悉這樣一個驚天秘密的呢?
原來,1940年8月1日,美國宣布對日禁運,並凍結日本在美的銀行存款后,日軍作出了“不惜與英、美開戰也要進攻南越”的決策。日本的軍事與政治寡頭認為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是妨礙與威脅日軍南下的最大敵人,必須搶先下手予以徹底消滅。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外務省頻繁給西南太平洋各地包括菲律賓、安南、暹羅等國家,以及其他群島上所有的使領館發出密電,命令除留下“LA”密電碼之外,其余各級密碼本全部予以銷毀﹔同時頒布了許多隱語,例如,“西風緊”表示與美國關系緊張,“北方晴”表示與蘇聯關系緩和,“東南有雨”表示中國戰場吃緊,“女兒回娘家”表示撤回僑民,“東風,雨”表示已與美國開戰,共有十幾條之多,並規定這些隱語在必要的時候會在無線電廣播中播出,要求各使館注意隨時收聽。這些密電,幾乎全部被池步洲截獲並成功破譯。
從1941年5月份起,日本外務省與其駐檀香山(今美國夏威夷州首府)總領事館之間的密電突然增多,除了僑民、商務方面,竟有軍事情報摻雜其中,這引起了池步洲的高度注意。他加緊了密碼破譯工作,並對美軍的一些情況作了研究,他驚訝地發現日軍電碼的內容主要是珍珠港在泊艦隻的艦名、數量、裝備、停泊位置、進出港時間、官兵休假時間等情況。外務省還多次詢問每周哪一天停泊的艦隻數量最多,檀香山總領事回電:“經多次調查觀察,是星期日。”這便是后來日軍選擇12月8日(星期日)偷襲珍珠港的重要依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文中還頻繁提到夏威夷的天氣說:當地30年來從來沒有暴風雨,天氣以晴好為主。珍珠港就在檀香山旁邊,是美國的海軍基地,當時駐有炮列艦8艘、重巡洋艦10艘、輕巡洋艦12艘、航空母艦3艘,連同其他艦艇共有100多艘,陸軍部隊有1個師,空軍部隊有各種飛機約300架。
這些情報都是一批事先派出的日本間諜搜集的,其中主要是由日本駐檀香山的總領事奧田男次郎搜集的,這位后來被稱為“剪報藝術家”的間諜每天瀏覽檀香山的報紙,再將所有與美國艦隊相關的消息剪下,分析整理后發回國提供給日軍作情報。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截獲了一份由日本外務省致日本駐美大使野村的特級密電,密電中要求:(1)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隻留一種普通密碼本,同時燒毀一切機密文件。(2)盡可能通知有關存款人將存款轉移到中立國家銀行。(3)帝國政府決定按照御前會議決議採取截然行動。
池步洲認為,這是日美開戰的先兆。結合此前譯出的檀香山軍事情報,他作出兩點推測:一是日軍對美開戰的時間可能是星期天﹔二是襲擊的地點可能是珍珠港。他把譯出的電文送給頂頭上司霍實子,並談了自己的判斷。
密電譯文被迅速呈遞給蔣介石,蔣介石立即通知美國駐重慶使節。可惜的是美方低估當時中國研究日本密碼電報的技術,不相信中國已破譯日本密碼電報。同時,日本政府在偷襲前,還派遣特使到華盛頓假裝談判,從而迷惑了美國政府,以致珍珠港遭到日軍突然襲擊,美國海軍艦隊受到重大損失,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虎!虎!虎!”這個代號,二戰以后幾乎人盡皆知,后來還成了一部美國二戰電影的名稱。關於其含義,有人說是因為日本有一民間諺語:“虎行千裡必凱旋。”
為此,傳記作家吳越曾專門致函詢問晚年僑居日本的池步洲,池步洲說:飛機上發出的密電“虎!虎!虎!”,可能是“東風,雨”這一隱語,代表對美開戰。因為“東風”二字的日語發音為TOHHUH,其中HUH的發音,與漢語“虎”字發音相近。“雨”字在這裡當動詞用,意即“下雨”,日語的發音為HUHru,其中ru為尾音,很輕微,聽起來和HUH也相差不遠。因此,“東風,雨”的日語發音,是TOHHUHHUHru,反復播發,就訛變成“虎!虎!虎!”了。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