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燈
密電暴露行蹤 山本五十六歿命南太平洋
1943年4月18日,南太平洋上空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空戰。在這場空戰中,有“海軍之花”之稱的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被美軍擊斃,震驚日本全國。
山本五十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海軍上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和指揮者。
偷襲珍珠港之后,美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發動對日本海軍的進攻。1942年,在密德威(Midway)、珊瑚海(CoralSea)及瓜達爾堪爾島(Guadalcanl)等海域的海戰中,美軍都給予日本海軍重創。而作為日本海軍靈魂人物的山本五十六則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御,於是擬定了一套新的作戰方案,把前進的根據地轉移到拉包爾(Rabaul,位於新不列顛島東北部的港口,是日本的海軍基地之一),再由他本人親自指揮,在所羅門群島與美軍展開海空決戰,企圖反敗為勝,阻止美軍前進。
為此,山本五十六決定乘專機出巡,既為鼓舞官兵士氣,也進行實地考察。清晨6點鐘,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分乘兩架專機,由6架戰斗機護航,從拉包爾機場起飛,當快到第一個目的地巴拉勒機場的時候,突然遭到從瓜達爾堪爾機場起飛的16架美國空軍P-38戰斗機的襲擊。護航機立即開火,但無法沖出重圍,兩架專機失去保護,隻好從1500米高空緊急下降,企圖在巴拉勒機場降落,但卻被美國戰機緊緊咬住,窮追不舍。
最后,兩架專機一架被擊落在巴拉勒機場附近的原始森林中,一架被擊沉於附近洋面的深海底。第二天,搜索隊終於在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墜機的殘骸,山本五十六手握“月山”軍刀,橫倒在飛機殘骸的旁邊,日軍“海軍之花”敗落污泥。
事后,日本方面對山本五十六出巡的日程、路線何以泄露一事百思而不得其解。要知道,此事屬當時日軍絕密消息,隻有少數高級指揮官知道。為保証最高司令長官的安全,日本海軍諜報機關事先對飛行路線沿途的“敵情”作了周密的調查,確定絕對安全之后飛機才起飛。而且,日本海軍的密電碼是在4月1日剛剛更換的,不可能那麼快就被破譯。美軍是如何知道山本五十六行程的呢?
當時,有人懷疑日本海軍內部有盟軍的潛伏特務;有人說是因為兩艘美國潛水艇襲擊馬琴島,全殲島上43名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諜報隊員,繳去了密電碼本;還有人說從1942年夏到1943年春這一段時間中,所羅門群島上空被擊落的日機為數甚多,機上攜帶的密電碼本雖然立即停用,但是有經驗的密電碼專家仍可以根據舊碼把新碼破譯出來。后來日本拍的電影《軍閥》,也據此演繹為美軍破譯了日軍的密電碼,導致此次襲擊成功。
實際上,這份密電也是池步洲破譯的。
前文說過,整個抗戰期間,日軍陸軍與海軍的密電碼始終未被破譯過,那麼池步洲又是從何得知山本五十六的行蹤?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池步洲破譯的並不是海軍密電碼,而是外務省專用的“LA”碼。關於山本五十六出巡的日程,原來有兩份電報:一份用海軍密電拍發,通知到達地點的下屬:一份用“LA”碼拍發,通知日本本土。池步洲截獲並破譯的,是后一份密電。這份密電交毛慶祥上報蔣介石,蔣立即通知駐渝美方。有“珍珠港事件”的前車之鑒,這一回,美國方面當即部署空軍攔擊,終於將山本五十六在南太平洋上空擊斃。
(摘編自2014年8月12日《重慶日報》15版)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