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宛希儼:始終走在革命斗爭前列

毛崢嶸

2014年09月30日09: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撰發檄文討蔣

《漢口民國日報》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以國民黨中央黨部、湖北省黨部、漢口特別市黨部三家名義創辦,受中共中央直接領導的大型革命報紙。其編輯方針系由瞿秋白、蔡和森領導的中共中央宣傳部制定,由董必武主持具體工作。沈雁冰回憶稱,這份報紙“實際上直接受黨中央宣傳部的領導,是黨中央的機關報”。該報於1926年11月20日正式發刊,平時出對開3大張,遇有革命紀念活動,還加出半張特刊。其社址設在當時的武漢散生路忠信二裡4號(今漢口江漢路泰寧街2號),宛希儼、高語罕和沈雁冰先后擔任總編。當時,全報社不過20余人,絕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員。

《漢口民國日報》並無專職記者,“為求題材豐富,消息靈通起見”,從上海、北京、天津、廣州、重慶等地聘請業余兼職通訊員撰稿,或由有關單位直接供稿。從內容看,《漢口民國日報》公開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綱領和政策,揭露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土豪劣紳的罪惡,揭發和批判國民黨右派破壞統一戰線、破壞革命事業的陰謀活動,並以大量篇幅發表國內外革命運動的消息,特別是農民運動、工人運動以及青、婦、學、商各界革命活動的消息﹔報道北伐戰爭勝利的喜訊以及國民革命軍進入長江、黃河流域后武漢風起雲涌的大好革命形勢﹔宣傳農講所為革命培養干部的典型事例。

1927年1月3日,英帝國主義在漢口租界調水兵上岸武力驅趕集會群眾,造成“一三”慘案。慘案發生后,宛希儼等人一面以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代表的身份出面交涉,一面則在《漢口民國日報》上連篇披露慘案真相,報道武漢及湖北全省人民群眾抗議活動的消息,並奮筆疾書了社論《收回租界問題》。

而就在同日,蔣介石乘國民政府第二批成員到達南昌之機,召開了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政治會議第六次臨時會議,背棄廣州原議,提出將國民政府搬到南昌,以便於他對國民政府進行控制。面對蔣介石叛變革命的陰謀,《漢口民國日報》先后發表了宛希儼署名的社論《要求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立即遷鄂》《現在大家應該注意的是什麼?》等文章,揭露並批判蔣介石違抗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關於遷都武漢的決定,擅自主張遷都南昌、欲將國民黨中央和政府置於其北伐軍總司令部控制之下、叛變革命進行分共的陰謀活動,指出其對革命運動的危險性,提出了目前的斗爭任務是要促進黨的統一、軍事的統一,由黨指揮軍隊。同時還指出,國民黨內目前的矛盾,不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問題,而是國民黨自身的矛盾問題,與其造謠說國民黨“共產化”,不如說共產黨“國民黨化”,如果國民黨丟棄民主化、革命化的使命,丟離社會主要基礎農工,無異於宣告自己死亡。不僅如此,3月19日,他又以《蔣介石竟反對恢復黨權》為標題,詳細報道南京市國民黨黨部被無理宣布解散,九江市黨部、市總工會被武裝搗毀,4位負責人被慘殺的反動暴行,指名抨擊蔣介石。27日,宛希儼在《漢口民國日報》發表社論,首次公開提出“打倒蔣介石”的口號。郭沫若在南昌所寫的討蔣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也被宛希儼拿到《漢口民國日報》上發表。

批蔣之外,群眾運動也是《漢口民國日報》關注的重點。3月,由毛澤東在武昌都府堤撰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開始在武漢陸續發表。宛希儼以《湖南農村斗爭內容之分析》為題,於3月4日和5日在《漢口民國日報》上連續發表毛澤東的報告。為突出農民斗爭的意義,宛希儼在發表這篇報告時,特意加了一個副標題“為封建勢力與民主勢力之消長”。報告發表后對當時的農民運動起了極大的指導與推動作用。

4月,宛希儼被調至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機要科長,協助秘書長林祖涵展開工作。不久,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為此,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分析國內外的嚴重局勢,決定到南昌組織武裝起義。宛希儼服從革命需要,投筆從戎。他奉命為起義做准備工作:一方面指示各級工作人員轉入地下活動,一方面整理文件,清理槍支彈藥。直到接到周恩來的指示后,他才與愛人黃慕蘭和部分中央機關工作人員一起,攜帶著文件和部分武器,搭乘去九江的船隻,離開了武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