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魏巍和他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熊坤靜

2014年10月17日15: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領袖指示“印發全軍”

毛澤東讀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后,立即批示:“印發全軍”。朱德看了這篇文章后連聲稱贊:“寫得好!很好!”后來,周恩來在1953年召開的全國第二次文代會上作報告說:“我們就是要寫工農兵中的優秀人物,寫他們中間的理想人物。魏巍同志所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這類典型的歌頌。它感動了千百萬讀者,鼓舞了前方的戰士。我們就是要刻畫這些典型人物來推動社會前進……”講到這裡,他竟推開了講稿,對著話筒大聲說:“在座的誰是魏巍同志,今天來了沒有?請站起來,我要認識一下這位朋友。”這時,全場都望著從座位上站起來的魏巍,熱烈鼓掌,周恩來對他說:“我感謝你為我們子弟兵取了個‘最可愛的人’這樣一個稱號。”

《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北京各大學紛紛邀請魏巍去作報告,《人民日報》編輯部也請他去座談,讓他談談究竟是怎樣寫出這篇文章的。他的發言整理為《我怎樣寫“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作為附錄收入1951年冬出版發行的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初版本中。由於該散文集十分暢銷,一年之內便被再版,1958年又出了第三版,並被翻譯成俄文由莫斯科國家藝術文學出版社於1957年出版發行。后來,這篇作品還被作為教材,長期選入全國中學語文課本。

《誰是最可愛的人》歷來受到文藝界人士的高度評價。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肖復興譽稱:“《誰是最可愛的人》可以說是一個經典,在上世紀50年代,這篇作品讓‘最可愛的人’成了志願軍的代名詞。而時隔這麼多年,‘最可愛的人’這個稱呼仍然跨越時空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任何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感動了社會的人都可以成為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我覺得這是魏巍的一個貢獻。”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軍事文藝研究所教授朱向前認為:“將《誰是最可愛的人》視為當代軍旅散文的發軔之作也毫不勉強。《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等常被看作是戰地通訊,被納入新聞的范疇,其實這些作品融敘事抒情描寫於一體,敘寫真切、色彩絢麗、詩意與哲理相融合、行文舒展、文學意味濃厚,促進了通訊回歸散文化,對后代很多作家都有影響。”C•馬爾科娃在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俄譯本序言中寫道:“魏巍的這些特寫作品現在已經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注。在這些作品中,他真誠地贊美、歌頌朝鮮前線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他的每一篇特寫,都浸透著難以遏制地相信普通人、相信人民的光明未來的信念。這些特寫作品,現在仍未失去魅力。”

(摘編自《黨史博採》2014年第6期,原文標題《通訊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創作的前前后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